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因血糖居高不下,机体免疫功能缺陷,病原菌对粘膜细胞或上皮细胞吸附作用的增强,导致糖尿病足感染难以控制,而糖尿病足感染反复发生后截肢率的提高,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有效控制感染,才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改善预后,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本研究通过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的9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观察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类型,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得出病原菌谱变迁的规律,初步探讨糖尿病足感染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提供指导。方法:筛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糖尿病足感染且符合纳入标准共90例患者。对于所选患者均测量踝肱指数(ABI),创面分泌物送检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例患者首次感染,占总患者数的27.8%。65例患者有糖尿病足感染病史,占总患者数的72.2%。糖尿病足Wanger分级从Ⅱ级到Ⅴ级不等。其中WagnerⅡ级22例,占总患者数的24.4%。Ⅲ级27例,占总患者数的30%。Ⅳ级35例,占总患者数的38.9%。Ⅴ级6例,占总患者数的6.7%。25例糖尿病足首次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32株细菌。32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总菌群数的6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链球菌属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粪肠球菌9株,链球菌属3株。革兰阴性菌9株,占总菌群数的28%,以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及变形杆菌属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2株,绿脓假单胞菌属2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变形杆菌属2株。65例糖尿病足复发感染患者共培养出140株病原菌。140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66株,占总菌群数的47.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链球菌属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粪肠球菌20株,链球菌属5株。革兰阴性菌55株,占总菌群数的39.3%,以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及变形杆菌属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21株,绿脓假单胞菌属11株,肺炎克雷伯菌9株,变形杆菌属8株。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严重,而对头孢曲松、万古霉素较为敏感,对万古霉素未出现耐药情况。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氨苄、头孢噻肟、红霉素等耐药严重,对帕尼培南则较为敏感,耐药相对较低。糖尿病足首次感染患者中出现了多重耐药的共17人,多重耐药发生率为68%。糖尿病足首次感染患者中有14人合并周围血管病变(PVD),PVD的患病率为56%。糖尿病足复发感染患者中出现了多重耐药的共62人,多重耐药发生率为95.4%。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糖尿病足复发感染与病原菌多重耐药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糖尿病足复发感染患者中有56人合并PVD,PVD的患病率为86.2%。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糖尿病足复发感染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VD)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繁多,并对常规的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耐药率,因此要严格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出现多重耐药病原菌和存在有周围血管病的感染患者,要警惕感染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