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十二五”以来,中国各大城市纷纷进入了地铁时代。目前,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大国之一,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速度更是位居世界之首。由于地铁的运行区间大部分是在地下空间隧道,避免地l面上的交通拥堵,因而作为便捷、经济又环保的出行方式被公众广泛采纳和接受。然而,地铁的运营事故从未停息过。2011年,在中国大规模修建地铁的浪潮中,接连发生了扶梯逆行、列车追尾、开错方向等运营事故,从而为我国提出了新的课题,鉴于我国对于地铁运营应急管理水平和相关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但要大力发展地铁工程建设,更应该加强对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的研究,迅速提高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本文从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入手,首先介绍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等基本概念以及应急管理的学科知识体系等,接下来介绍了应急管理特征、基本流程、模式,以及针对国内外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解析,为后面对于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地铁运营系统是由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主要存在着三种运营模式,即正常、非正常和紧急运营状态。由于地铁车站及地铁车辆成均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政治与社会影响力巨大,造成公众的恐慌心理。因此,在针对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的研究中,首先应对地铁运营风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国内外重大地铁运营事故的汇总分析,可以得出火灾事故是威胁地铁运营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并对各类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同时指出了地铁运营存在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大风险因素。提出应用系统突变理论来研究地铁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应用突变理论对地铁运营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建立了突变模型。此外,还针对地铁运营风险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基于经典风险理论的评价和基于集值统计理论的评价。本文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和确定地铁运营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并构建地铁运营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首先,应明确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具体流程以及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其次,根据评价体系的设置思想,以及国内外对于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知名应急管理专家咨询、调查方法对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构建起地铁运营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为4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准则层指标有4个,代表了应急管理全过程的4个阶段,分别为预防与应急准备、信息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在指标层中,包括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67个。再次,采用专家赋值打分的方式构建起层次结构关系的判断矩阵。最后,应用yaahp V6.0Patch2层次分析软件,对各层次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由于地铁运营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其涉及的评价指标众多,且指标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模糊程度,因此本文决定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地铁运营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了AHP-FCE综合评价模型。此外,还创造性的提出了基于风险的地铁运营应急管理能力动态评价模型的基本理论。最后,以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为实例,以建立的AHP-FCE综合评价模型为基础,通过对专家、学者、公众等人群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对沈阳市地铁一号线运营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另一种方法通过应用yaahp V6.0Patch2层次分析软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最终评价结论的分析,找到了沈阳市地铁一号线运营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相应的对策,编制了基于政府层面的沈阳市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制定出地铁运营期间几类典型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对策和应急处理办法。此外还提出了地铁运营应急管理规划的指导思想,并对规划的实施程序和具体步骤做了简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