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勒斯坦诗人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是被誉为“巴勒斯坦民族代言人”,是巴勒斯坦抵抗诗歌的代表人物,在阿拉伯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达尔维什的整个创作生涯,“抵抗”一词始终贯穿于他的诗歌之中,成为他诗学理念的核心主线。本论文将试通过解读达尔维什的诗歌文本,剖析诗人对于“抵抗”的多重理解与创造。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粗略介绍巴勒斯坦抵抗文学,梳理国内外达尔维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本论文研究对象、方法与结构。正文分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要回顾达尔维什的生平与创作经历,从古、今、阿拉伯、西方四个维度展现诗人诗艺的文化源泉。随后,论文以诗人流亡地点的变换为参照,将达尔维什的诗歌创作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直抒胸臆的革命抒情期、意象渐丰的戏剧演绎期、巴勒斯坦民族的史诗书写期、个体情感的隽永倾述期,着重探讨各个诗歌创作时期的具体特征与总体倾向。从第二章起,论文将从五个层面解读达尔维什抵抗诗学的内涵:抵抗占领、抵抗遗忘、抵抗狭隘、抵抗绝望、抵抗沉默。第二章探讨第一层意义——抵抗占领,即巴以冲突背景下,诗人将申诉巴勒斯坦的土地拥有权、坚决抵抗以色列的占领、号召民众勇于斗争作为首要诉求,以应对丧失土地家园的生存危机。其表现策略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书写祖国——通过呈现以“土地”意象为核心的自然意象,将之与人的情感体验合为一体,实现对祖国的哀颂苦吟,表达诗人对祖国无与伦比的挚爱;二是书写人民——用充满激情的“革命”意象刻画因“土地”而受难、牺牲、继而奋起抵抗的巴勒斯坦失土者,表现他们的哀恸、坚忍与悲壮。诗作所洋溢的激情之美、革命之美是达尔维什抵抗诗歌创作的起点。第三章探讨第二层意义——抵抗遗忘,即对民族属性面临日渐消解的身份危机进行抵抗:抵抗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文化抹杀企图,抵抗世人对巴勒斯坦民族的片面认知,抵抗巴勒斯坦人正在退化和扭曲的文化自觉。诗人发掘巴勒斯坦民族的多重身份:阿拉伯属性民族身份、本土属性历史身份、难民政治身份和个体身份,并分别运用追溯历史、改写神话、记录流亡、刻画平民的元素来诠释这四重身份的内涵,旨在向世人展示巴勒斯坦的厚重文化积淀和多样的身份属性。第四章探讨第三层意义——抵抗狭隘,即达尔维什诗作表现出智性化的反思精神。诗人对他者(以色列)、自我(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人祸(战争与和平)三方面进行了冷静思考和理性省视。首先,诗人意识到巴以双方话语权力体系失衡的问题,使用了“过客”、“陌生人”等意象表现作为“他者”的以色列,从中倡导通过对话来打破他者的话语霸权。其次,诗人采用批判性意象对巴勒斯坦当局的妥协、民众的麻木与民族主义的狂热等问题提出警示。第三,诗人通过“敌人”与“我”、宗教人物及其典故等意象的对比,从中审视战争、透视人性,揭示战争、死亡的残酷,讽刺人类争斗与宗教恩怨的徒劳性。第五章探讨第四层意义——抵抗绝望,即以个体体验为视角,在爱情、生死、希望等人本题材中运用鲜明动人的意象和更趋细节化的描写,表现本民族及其人民的真性情。“书拉密”、“丽塔”、“陌生女子”等女性意象抒发了诗人感伤的爱情体验,生与死的话题抒发诗人对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哲思,“安达卢西亚”与“梦”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在坦承失望的同时坚持启迪希望。诗人坚定地信仰历史乐观主义,倡导响应人类的天性、真善美和诗性,不懈地讴歌人性之美,坦诚地书写人的情感和尊严,积极地表达对梦想的追求,表达对民族个体消极颓废心态的抵抗。第六章探讨第五层意义——抵抗沉默。达尔维什笃信诗歌的力量,致力于用诗歌、语言抵抗现实的困境,建构诗意的栖居、祖国。他将诗人自身的良知与责任、时代的民族使命和诗歌艺术有机结合的诗学理念,努力尝试实现抵抗题材与诗歌美学的平衡与互动,深化了巴勒斯坦抵抗诗歌与抵抗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本论文结论认为,达尔维什所倡导的抵抗诗学囊括上述五层意义,体现了诗人的诗学实践从单一到复合、从单调到丰富的深化历程。诚如诗人所言“美即自由,自由即美。捍卫生命的诗歌,便成为一种本质上的抵抗形式。”抵抗诗学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美的不啻追求。“自由”代表的是诗歌的创造力,“美”代表的是诗歌的人文美与诗性美。通过大量执着的艺术实践,达尔维什拓展了巴勒斯坦抵抗文学的广度与深度,丰富了巴勒斯坦诗歌的表现手段,提高了巴勒斯坦抵抗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度。故笔者认为,达尔维什的诗歌堪称代表了巴勒斯坦抵抗诗歌的最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