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长吻鮠(LeiocassislongirostrisGünther)和斑点叉尾炙鮰(IctaluruspunctatusR.)为研究对象,通过五个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氧化油脂、鱼粉新鲜度以及蛋白源掺假物三聚氰胺类物质等饲料原料品质问题对鱼类生长性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对其体色的干扰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长吻鮠的摄食率(FR)随着饲料氧化鱼油添加量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各组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氧化鱼油的添加对长吻鮠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转化效率(FCE)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料氧化鱼油的添加对长吻鮠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d)、蛋白表观消化率(ADCp)和脂肪表观消化率(ADC1)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是能量表观消化率(ADCe)随着饲料氧化鱼油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5)。
2.饲料氧化鱼油的添加对长吻鮠血清,肝脏和肌肉的过氧化脂质含量(TBARS值)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3.长吻鮠背部(Ⅰ区)和腹部(Ⅱ区)体色亮度值(L*)均在6%氧化鱼油组最低(P>0.05);尾部(Ⅲ区)的L*值在5%和6%氧化鱼油添加组显著降低(P<0.05)。Ⅰ区和Ⅱ区皮肤的黑色素含量各实验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Ⅲ区皮肤的黑色素含量在对照组最低,其随饲料氧化鱼油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加,直至3%氧化鱼油添加组达到0.1066±0.005mg/cm2以后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4.秘鲁红鱼粉组长吻鮠的FR显著高于美国白鱼粉组(P<0.05);新鲜鱼粉组长吻鮠的FR略高于两含腐败鱼粉的饲料组(P>0.05);1000mg/kg晶体组胺添加组长吻鮠的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四种商品鱼粉组的SGR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鲜鱼粉组的SGR显著高于两含有腐败鱼粉的饲料组(P<0.05);1000mg/kg和3000mg/kg晶体组胺组的SGR高于对照组和6000mg/kg晶体组胺组,但是各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个小实验的FCE各处理组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种国产鱼粉饲料组长吻鮠的ADCd显著低于美国白鱼粉和秘鲁红鱼粉饲料组(P<0.05);美国白鱼粉组的ADCp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商品鱼粉组(P<0.05)。新鲜鱼粉组的ADCd和ADCp均显著高于两组含腐败鱼粉饲料的投喂组(P<0.05)。晶体组胺的添加对ADCd影响不显著(P>0.05);1000mg/kg晶体添加显著降低其ADCp(P<0.05)。
5.鱼粉品质对长吻鮠的胃蛋白酶活性和肌肉中的组胺含量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
6.鱼粉品质对长吻鮠体色的L*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两国产鱼粉组长吻鮠Ⅰ区皮肤的黑色素含量显著高于美国白鱼粉和秘鲁红鱼粉组(P<0.05)。鱼粉腐败程度对长吻鮠皮肤黑色素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晶体组胺添加组的长吻鮠Ⅰ区皮肤黑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7.用含三聚氰胺的饲料投喂15d以后,尤其是6000mg/kg三聚氰胺组,发现养殖缸的底部有明显的白垩样片状物质,后来这个现象逐渐自行消失。在实验中后期,在有些三聚氰胺处理缸(尤其在100mg/kg和6000mg/kg三聚氰胺组)观察到血色包膜或者带有血色包膜的粪便漂浮在水体表面。整个实验周期所有实验鱼(斑点叉尾鮰)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对实验中出现的死鱼进行解剖发现:腹部肿胀膨,肛门红肿外凸,解剖后发现腹部有大量血色腹水,胃肠道粘膜严重充血。其他器官没发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8.中等剂量(100-3000mg/kg)三聚氰胺组斑点叉尾鲴的FR显著高于10000mg/kg三聚氰胺处理组(P<0.05);尽管对照组的SGR最高,但是各实验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中等剂量(100-3000mg/kg)组的FCE显著低(P<0.05)。
9.所有死鱼的肾脏均呈现淡黄色、条形或者无定形的肾脏结晶。但是,实验结束时,在3000mg/kg处理组的斑点叉尾鲴肾脏涂片中观察到大量的黄棕色、圆形的呈辐射状的结晶体,呈单个或者成群分布。大多数晶体直径在15到30μm之间,晶体表面带有从中心发散的辐射纹。鱼体饥饿15d以后,各组均未观察到肾结晶的出现。
10.经过33d投喂后的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鲴肌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随着饲料三聚氰胺含量的升高而快速增加。饲料三聚氰胺含量达到3000mg/kg以后,肌肉中三聚氰胺含量开始显著升高(P<0.05)。第33d肌肉中三聚氰胺含量(MMD33)与饲料三聚氰胺含量(DMC)的相关关系为:MMD33=0.0083×DMC+1.1065,R2=0.9556,n=24,P<0.05。实验结束时,我们监测了肌肉、肝脏和肾脏三种组织的三聚氰胺沉积。在饲料三聚氰胺水平达到3000mg/kg以后,三种组织中三聚氰胺沉积显著升高(P<0.05)。肝脏中三聚氰胺沉积最高,肾脏其次,肌肉中的沉积最低。三种组织中的三聚氰胺沉积均随着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升高而线性升高,其相关关系分别为:肌肉(MM):MM=0.0125×DMC-0.9977,R2=0.9640,n=24,P<0.05;肝脏(ML):ML=0.0162×DMC+0.4301,R2=0.9688,n=24,P<0.05;肾脏(MK):MK=0.0141×DMC+1.0359,R2=0.9702,n=24,P<0.05.即使鱼饲料的三聚氰胺含量达到10000mg/kg(远高于实际生产中的污染浓度),其鱼产品仍然不会超过其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的安全限量值。
11.饲料三聚氰胺对斑点叉尾鲴各体色参数以及皮肤黑色素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
12.不同的饲料蛋白水平和三聚氰胺水平对斑点叉尾鮰FR、SGR和FCE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饲料蛋白水平和三聚氰胺水平均显著影响了斑点叉尾鲴的FR(P<0.05)。饲料蛋白水平对斑点叉尾鲴SGR和FCE的影响不显著(P>0.05),仅饲料三聚氰胺水平显著降低了其SGR和FCE(P<0.05)。
13.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和三聚氰胺水平对斑点叉尾鲴鱼体组成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鱼体营养组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饲料三聚氰胺水平对鱼体的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产生了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三聚氰胺的添加使鱼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显著上升,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
14.饲料三聚氰胺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鱼体肾脏、肝脏和肌肉中的三聚氰胺的沉积(P<0.05)。且不同的饲料蛋白水平和三聚氰胺水平对肾脏和肌肉的三聚氰胺沉积量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
15.不同的饲料蛋白水平和三聚氰胺水平对斑点叉尾鲴的体色参数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饲料蛋白水平和三聚氰胺水平对其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
16.饲料三聚氰胺以及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物的添加对斑点叉尾鮰的FR、SGR和FCE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的FR略低,但其SGR和FCE高于三聚氰胺单独组和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组(P>0.05)。
17.实验结束时,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组的实验鱼肾脏涂片中观察到大量的棕黄色、圆形的呈辐射状的结晶体,大多成群分布。大多数晶体直径在15到30μm之间,晶体表面带有从中心发散的辐射纹。鱼体饥饿15d以后,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组仍然可以观察到肾结晶。值得一提的是,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组出现的肾脏结晶达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
18.单独三聚氰胺组鱼体组织中三聚氰胺的沉积显著高于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组以及对照组(P<0.05)。在终末组织样品中,肝脏中三聚氰胺沉积最高,肾脏其次,肌肉中的沉积最低。除了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组的肾脏组织中检测到较高的三聚氰酸含量(0.227mg/kg),其他处理组的三聚氰酸的各组织沉积量均很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19.饲料三聚氰胺以及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物的添加对斑点叉尾鲴的体色参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
总之,饲料油脂的氧化和鱼粉的新鲜度不好均会导致长吻鮠体色的暗化;饲料三聚氰胺类掺假物质不是生产中导致鱼类体色异常的关键因子。同时,饲料原料的新鲜程度和掺假等品质问题会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因此加强对水产饲料原料品质的监控对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