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疼痛患者在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全脑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以及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相对于健康志愿者脑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改变。方法:对16名双侧膝骨性关节炎慢性疼痛患者(慢性疼痛组,疼痛时间超过半年,按简明疼痛量表评分疼痛程度小于Ⅱ级)和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基于体素的磁共振脑形态学,以及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所得数据分别以VBM、ALFF及功能连接指标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BM结构MRI显示慢性疼痛患者双侧前额叶灰质密度降低(P<0.001,cluster>100),余大脑灰质及大脑白质密度均无明显变化。RS-fMRI显示慢性痛疼患者全脑ALFF值明显降低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扣带回以及右侧岛叶(P<0.005);未见明显ALFF值升高脑区。以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团(ventral posterolateral nucleus, VPLN)作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全脑多个脑区存在与VPLN的功能连接异常:双侧小脑后叶、中脑以及左侧海马与VPLN功能连接减低;而双侧前额叶、右侧枕后叶与VPLN功能连接增加。结论:慢性疼痛主要使患者前额叶的结构及自身功能,默认网络,内侧痛觉系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体验及情绪反应有较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