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的政体不同,富裕程度不同,对外政策的宣传也不同,但在对外援助领域却有很多相同。中国和美国每年都向世界上许多国家提供援助,但在这些国家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受援国都能得到大量的援助,也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可以得到同样的援助。得到援助的多少和种类与这个国家的大小,富裕程度并无太大关系,而是与这个国家在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有直接关系。中国曾大量援助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家正是因为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这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政治利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长期以来对以色列提供大量援助,不仅仅是因为美国国内犹太院外游说集团的推动,更重要的是因为以色列关乎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而这些受援助的小国利用中美对其战略地位的依赖,获得了和大国讨价还价的资本。这是对外援助两种传统理论解释范式:现实主义的援助国利益模式和理想主义的受援国需求模式所忽略的情形。
本论文利用社会交换论来解释援助问题,将援助问题看作是援助国和受援国利益的交换。提出两个理论假设:就利益结构而言,对外援助是一种基于相互利益的交换行为,援助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互惠关系,而不是任何单方面的受益。就权力结构而言,援助国往往在总体实力上具有优势,但在具体援助——受援关系中,援助国并非处于完全支配地位,甚至可能处于弱势。通过分析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和中国对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来证明这两个假设,并从案例中分析出中美对外援助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