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水果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和蔬菜的第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水果产业发展迅速,供给能力显著提高,水果种植面积从1990年的5179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49%,发展到2008年的10734.0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86%,年均增长3.9%;水果总产量从1990年的3598.8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19220.2万吨,年均增长17.37%;进口水果总量从1990年的27.9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143.3万吨,年均增长16.3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需求也不断增加。年人均水果消费量从1990年的23.00千克发展到2008年的37.90千克,年均增长率为9.1%;水果出口量从1990年的49.7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484.1万吨,年均增长14.33%。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水果一直供大于求,水果剩余量从1990年的705.3万吨,到2008年已达7557万吨,年均增长13.3%。水果滞销,价格下滑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阻碍了中国水果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中国水果产业供需现状、供需情况分析与预测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第一部分通过查找资料方式,初步掌握了我国水果供给和需求现状:水果总产量和总需求保持持续平缓的增长趋势;水果剩余量逐年增加;国内消费是拉动中国水果市场需求的主要动力;水果出口和贸易不多等。在第二部分中,通过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扩展的线性支出均衡理论等分析方法,对我国水果供需现状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得出了经济因素是影响中国供需平衡的主要因素,中国水果产业供给大于需求并非供给量与总需求的绝对剩余,而是区域性、季节性的结构性剩余;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出口竞争力有待提高等结论,并初步预测了2009-2020年的供求总量和供需关系。第三部分以南充市柑橘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得出该市柑橘供需基本平衡,指出水果加工企业和政府在调节平衡中的协调作用;结合案例分析我国水果供需失衡的问题;文章最后借鉴国外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