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对广州骑楼建筑进行研究,既是对美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对建筑历史与理论的个案化。本文通过运用理论层面的交叉综合研究与实践层面的调查考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审美文化特征、审美文化背景及建筑类型、建筑文化的传承发展等方面,对“广州骑楼”这一典型的地域建筑展开研究,以期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在如何展现时代风貌与塑造城市特色这一重大命题上提供有益而现实的启示。
在对广州骑楼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的分析中,本文立足骑楼建筑的形态表现,从广州骑楼的自然适应性方面分析其防雨隔热、防潮降温、宜商宜居的结构特点,凸显其地域性特征;从广州骑楼的传统的平面形制、西式的立面风格、中西融合的装饰表现方面分析其身上近代社会、文化的烙印,凸显其时代性特征;从务实变通的文化风格、开拓创新的创作理念和博采众长的技艺追求等方面分析建筑对地域文化、情感、审美、民风民俗等的适应性,凸显其人文性特征。
追溯广州骑楼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的动因不仅获得了广州骑楼建筑特色形成的历史依据,也为其审美文化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建筑的审美文化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也是特定地域的,并且随着时代和地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广州的骑楼建筑是近代社会文化催生的,由广州这个独特的地域环境抚育成长,其文化精神在价值取向、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上都融聚了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因此,审美文化精神是广州骑楼建筑的审美文化背景之核心。
在建筑美学视野中,骑楼建筑兼具功能与审美的双重属性,给予我们诸多有益于现当代建筑创作的启示。广州骑楼建筑的保护、改造和发展,是建设“特色广州”现代城市的重要一笔,不仅要切实地加强技艺保护,而且要从情感上、文化上、审美上等为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重新定位,因此,对广州骑楼建筑技艺保护和发展对策的尝试性探索与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以更理性地把握广州城市建设未来发展的正确之途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