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空间主要包括由城市中的建筑群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自然山水环境及广场、公园等,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交往、举行各类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则是保证活动有序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是维系城市活力的重要保障。当今城市研究重点大多关注一线繁华城市和尚未开垦的农村片区,对于开发早的小城镇关注较少,而这些城镇经过数年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扩大和社会功能的需求变化,现有的公共空间已无法满足当地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恰当的场所设计造成其活力大大下降,许多空间不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因此,小城镇中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是一项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以北京市早期开发的卫星城之一的良乡镇为例,对其城区内部的三个重要公共空间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场所理论及连接理论为指导,通过前期研究、实地调研和现场访谈,分析总结良乡城区公共空间现存的问题及影响活力的因素,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使用者满意度调查,探讨重新唤醒小城镇内公共空间活力的策略及方法,并分别对三个研究对象提出针对性修改建议,为今后其他小城镇公共空间场所营造提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