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高等院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为了给革命事业培养人批高素质的干部,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先后创立了10多所高校。在这些高等院校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对广大干部和知识青年积极开展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这一教育实践不仅直接促使广大干部和青年转变了世界观,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坚定了革命信仰,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意志坚强、信念坚定的党员干部,而且间接地对于推进中国共产党贯彻执行自身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首历史,延安时期高等院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再看当下,高等院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效果的缺失。虽然,历史总能为现实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然而如何更好地借鉴历史经验,有选择性的吸收,需要借鉴主体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客观对比与分析。本文运用历史研究与对比研究的方法,首先对延安时期高等院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梳理,概括了这一时期高等院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特征,其次对这一时期高等院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教育效果进行了客观呈现与冷静分析,最后在对当下高等院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效果缺失的原因反思下,有选择地总结了延安时期高等院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给当下高等院校中国化马克主义教育带来的经验启示。  
其他文献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其已不像曾经签署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了,但是由于其涉及国家与中国有着高度的经贸和
金砖国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日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