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分层理论的上海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健身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maz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不断变迁,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的研究早已经成为社会学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随着全面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健身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体育健身作为个人的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社会之中,那么结合社会结构或社会阶层来研究体育健身行为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本研究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四个区的1029个居民的健身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借鉴李强教授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对1029个居民进行社会阶层的划分,再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上海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健身行为的现状。了解不同阶层的体育健身行为的现状和问题,不仅可以为更有效、具体的指导不同阶层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参考意见和措施,而且能够促进更多的人参加体育健身,从而不断推进全面健身计划的实施。研究结果显示:一、最下层居民的健身目的最为单一,他们参与健身仅为了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其余各阶层的居民参与健身除了为了强身健体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目的。下层和中下层的居民都希望通过健身来增加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中层、中上层和上层的居民参与健身主要是希望改变自己的体形,达到减肥、塑形和增肌目的。最上层居民参与健身主要是为了缓解工作的压力和改善自己的精神面貌。二、步行和慢跑是大多数上海市居民健身的首选项目之一。除此之外,最上层、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最下层居民主要健身项目依次是游泳、羽毛球、羽毛球、各类健身操、羽毛球、各类健身操、乒乓球。三、上海市各阶层锻炼时间选择单一,在傍晚以后(17点-21点)进行锻炼的人数最多。健身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收费型的健身房、单位或社区的体育设施、单位或社区的广场和空地和学校免费开放的场馆。参与健身的形式主要有单独一人、和朋友一起、和家人一起。最上层居民主要是单独一人进行健身,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居民最主要的健身形式都是和朋友一起健身。最下层主要是和家人一起进行健身。四、除了下层居民没有任何主观因素可以影响其参与健身以外,影响上海市不同阶层居民参与健身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是兴趣和惰性。没有兴趣是最下层居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惰性是影响其余各阶层居民参与健身的主要因素。除了下层居民没有任何客观因素可以影响其参与健身以外,时间是否充裕是影响各阶层居民参与健身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工作繁忙是影响最上层、上层、中上层和最下层居民参与健身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家务繁忙是影响中层和中下层居民参与健身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其他文献
目前临床上常用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方法为用力肺活量(FVC)和(或)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曲线),但这两种方法均需要受试者高度配合:先作深吸气,然后以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