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防性储蓄理论吸收了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消费者理性和效用最大化的假说,并引用不确定性理论以及消费者跨时期选择分析,认为消费者储蓄不仅仅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来平均分配财富,还为了防范未来的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西方储蓄理论发展的介绍,以及对我国现状的研究,认为预防性储蓄理论符合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能够解释经过数次降息后仍然没有减少居民储蓄额的原因。接着,本文进一步介绍了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核心概念不确定性的含义,并分析我国居民存在不确定性心理感受的原因,以及我国居民主要面临着什么样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心理感受形成了哪些储蓄动机。然后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这些储蓄动机是否显著地影响着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并分析居民的哪些储蓄动机较为强烈,成为居民储蓄的主要动力。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我国居民确实存在为防范未来不确定性而进行储蓄的动机,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来降低居民的不确定性,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金融投资环境刺激居民将储蓄转化为消费或是投资,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