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并且日趋严重。不同学者已经从各个方面证明了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合理分配收入是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本文使用CFPS数据库中2010-2016年的微观数据,利用核密度函数曲线和洛伦兹曲线描述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动态变化过程。然后测算了近几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变化,可以发现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不断下降,这表明贫富人群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两极分化情况已经有愈演愈烈的态势。相比来说,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下降是最为严重的。为了进一步准确衡量收入极化程度,本文分别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极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都共享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收入水平都在增长,但是收入分配并不平等,高收入群体比低收入群体分享了更多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这就造成收入极化程度变得越来越严重,虽然最近增长速度有所变缓,但是并不能改变整体的大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收入极化的原因以及各个收入来源对极化变动的贡献程度,本文基于认同-疏远框架和收入来源对全国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极化指数进行分解,根据计算结果来看,收入结构是造成收入极化的主要原因;极化的结构效应对极化程度的上升起积极作用;工资性收入在极化变动中占主导地位,并对极化程度起促减作用,转移性收入对极化程度起促增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增加穷人的收入,促进城乡发展,提高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合理安排政府转移支付的使用,以降低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