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分子的固定化与游离态相比,既能保持生物分子的构型,又克服了生物分子易失活的缺点,表现出良好的储存稳定性、热稳定性、有机溶剂中的耐受性,且操作简单易行,在生物传感器、生物燃料电池与生命科学等领域用途广泛。本论文采用二氧化硅为载体,分别以血红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细胞色素c为生物分子代表,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二氧化硅包裹生物分子的纳米粒,并对其形貌,结构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系统的研究了不同蛋白质的包裹效果,并筛选出适合本体系的蛋白质。
(2)采用双缩脲试剂验证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为多孔结构,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证明蛋白质位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内部,形成核壳结构,而非吸附在二氧化硅纳米粒表面。
(3)运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圆二色谱等检测方法对其纳米粒的形貌及构象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包裹后的蛋白质纳米粒呈球形,分散性好,粒径均一,平均粒径100nm,且保持蛋白质二级结构。
(4)通过储存稳定性,热稳定性及有机溶剂耐受性的比较,证明了包裹后的蛋白质由于核壳结构与氢键作用力,对蛋白质的构型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包裹后的蛋白质储存稳定性,热稳定性及有机溶剂耐受性明显提高。
(5)对包裹后的蛋白质进行催化活性及电化学实验,表明包裹后的蛋白质在生物传感器及生物燃料电池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