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核酸诊断标志物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on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由多因素、多基因改变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基因调控和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其症状和体征对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和预后的价值还有待提升。有一部分研究采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作为介质来筛选与心力衰竭相关的诊断标志物,但由于前处理流程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检验诊断方面的应用。为了方便临床直接检测,本研究采取外周血细胞(Peripheral blood cells,PBCs)作为实验材料,使用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等技术,从心力衰竭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鉴定出关键差异基因,筛选并验证出核酸诊断候选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提供新的方向。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并确定临床诊断的潜在特征,我们对8个心衰患者(心衰疾病组,HF组)和10个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HC组)的外周血细胞样本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使用FPKM(Fragments per kilobase per million mapped reads)值来表征基因表达量,并对两组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和共表达分析;通过筛选在两组中高表达的前20个基因,进一步描述心衰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外周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特征;为了检测出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我们比较了各组的基因表达水平。使用GO(Gene Ontology)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对心衰相关的DEGs参与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和信号转导通路进行初步探究;对选取的DEGs在20个心衰患者及20个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细胞样本中进行q RT-PCR检测,比较和验证DEGs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聚类分析和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表明,HF组与HC组明显分为两类,各组的基因表达水平整体上比较一致。以FPKM>1作为基线,对两组数据进行共表达分析发现,共有6123个基因在两组中共表达,在HF组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有766个,而HC组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基因有1349个。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HF组和HC组中共检测到252个DEGs,其基因表达模式在各组间差异显著,这些DEGs中,有121个在HF组中上调,131个在HF组中下调。GO和KEGG分析表明,这些DEGs主要与蛋白质靶向运输、翻译和大分子物质代谢等特定的生物过程,以及核糖体和吞噬体相关的通路有关。应用q RT-PCR技术对前1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倍数差异和表达水平的验证,发现S100A9、FTL和EEF1A1的表达变化与RNA测序结果高度一致,且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00,提示这三个基因可能具有作为临床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能。结论S100A9、FTL和EEF1A1具有作为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核酸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可能,为心力衰竭提供了新的潜在的诊断价值,对进一步探究与其相关的信号途径和生物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一个耳硬化症家系的临床表型,探索该家系的遗传方式和致病基因。方法详细采集一个耳硬化症家系的临床资料,包括听力学、颞骨CT、耳科专科检查和全身检查等临床资料,绘制家系系谱图。采集该家系7名纳入者的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运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这一家系中的7名纳入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确定候选基因,并对该家系中纳入者进行候选致病基因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耳硬化症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确。多奈哌齐为抗AD的代表药物,且中药复方与多奈哌齐联用,可以提高多奈哌齐抗AD的治疗效果,减轻其毒副作用,但其中抗AD的基础中药复方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而网络药理学等方法为此提供了可能的研究路径。目的:探讨与多奈哌齐联合使用的基础中药复方治疗AD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第
镁系合金因其轻质、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结构性能优异以及易于回收等众多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金属结构材料。然而,镁合金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腐蚀的特点
本研究以牛乳腺上皮细胞系(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 line,MAC-T)作为研究对象,在建立乳房链球菌0140J(Strepttococcus uberi s0140J,S.uberis 0140J)与MAC-T共孵育模
土地荒漠化与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其迅速发展和严重危害,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究动态预测模型,对研究区荒漠化的防治意义重大。本文以精河县为研究靶区,以1990年、2000年和2016年三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相关图件和统计资料为辅助数据。依据驱动因子的选取和设置,构建ANN-CA模型,在对模型校正和精度验证的基础上,以2016
认识和确定通过重离子碰撞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性质是当前中高能核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Drell-Yan过程产生的末态轻子对不与原子核介质发生相互作用,这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经,太阳能作为新能源中较为理想的一种,已成为能源利用领域中的热点,其主要的利用形式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能够保证光伏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输出的功率最大化,是从系统控制层面出发实现提高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关键途径之一,本文围绕着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问题展开,以均匀
遥感技术作为当前的前沿技术,其获取作物信息相对容易且广泛,获取方法多样、时效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作物长势监测、产量估测等方面。本文分析了目前作物生长遥感监测数据源、遥感和农业数据的耦合效果、建模方法、影响遥感精度因素等方面的问题,对问题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作物遥感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以2020年基于环境星(HJ-CCD)影像的江苏小麦遥感监测应用为例
目的:分析、验证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化疗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根治术后Ⅲ期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作用;探讨初诊中医证型及中药开始服用时间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以便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具体的参考帮助。方法:通过回顾性同期队列研究,将475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组,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筛选出影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