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两类受体p75NTR、TrkA在激光损伤视网膜后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作用入手,根据外源性NGF能与Muller细胞上特异受体结合的特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身内源性bFGF合成和释放的影响进行检测,以进一步探讨激光视网膜损伤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作用,为激光损伤视网膜分子病理机制的阐明及新治疗措施的建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使用倍频Nd:YAG激光(λ=532nm)对大鼠眼造成病理损伤,首先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于照后12h、24h、3d、7d、14d及28(i观察p75NTR、TrkA蛋白及mRAN的表达,并用TUNEL染色技术原位检测了激光损伤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变化;其次在大鼠玻璃体内注射NGF20μl(0. 03μg/μl),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FGF的表达,用HE染色及视觉电生理仪等方法从视网膜结构与视功能上观察这种内源性bFGF释放对光感受器细胞的直接作用。结果1、 TrkA与p75NTR蛋白及mRNA的表达:① 在正常视网膜,TrkA分布在神经节细胞层,伤后阳性表达大部分分布在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的节细胞核及Muller细胞内侧端突起,极少部分分布在内核层内侧细胞,1~3天达高峰,约7天时下降,而随后的2周呈现下降的趋势,表达量较少,近似正常视网膜。② 正常及伤后视网膜12小时未见p75NTR的表达,伤后1天表达增强,3天达高峰,7天开始逐渐下降,阳性部位见于外核层Muller细胞外侧端,呈环状形成许多网,将光感受器细胞胞体包绕;在伤后2~4周,p75NTR主要分布于神经节细胞层Muller细胞的突起,表达较弱。2、 激光视网膜损伤后不同时间点,TUNEL染色呈一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激光损伤后12小时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内核层,1天时凋亡细胞主要分布以外核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层光感受器细胞最明显,3天达高峰,7天逐渐下降。与p75NTR的表达比较,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在视网膜的分布(外核层)、表达高峰时间(3天)上是一致的。 3、免疫组织化学和W亡stem Blot方法结果表明,激光视网膜损伤后注射NGF组72小时bFGF蛋白表达低于损伤对照组(P<0.01),即外源性NGF使内源性bFGF的产生减少。 4、损伤注射NGF组视网膜光感受器结构的恢复较损伤对照差。从结构上表明外源性NGF使内源性bFGF的产生减少,直接影响了视网膜结构的恢复。 5、损伤后各组ERGb波、OPS幅值抑制率的直方图上显示,损伤后注射NGF组ERGb波、OPS幅值抑制率3一4周时较对照组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外源性NGF通过外核层Muller细胞高表达的p75NTR使内源性bFGF的产生减少,可能直接影响了视功能的恢复。 结论 (1)TrkA在激光损伤视网膜尤其是损伤早期,可能对节细胞及双极细胞的修复、重建发挥重要的营养作用。(2)在激光损伤视网膜,p75NTR在外核层Muller细胞远侧端表达明显增强,p75NTR可能参与外核层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诱导。(3)用多种方法从结构与功能、细胞与分子水平表明一定浓度外源性NGF作用于Mulle:细胞上调的p75NTR,使M创ler细胞释放的bFGF减少,因而不利于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结构与功能的修复。本研究表明,在激光所致视网膜退变过程中,Muller胶质一光感受器细胞的网络结构对光感受器细胞的损伤修复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有望成为激光视网膜损伤新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