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背变流器阻抗分析与稳定性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ed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国家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举措,其中,对风光等新能源的大力发展成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提高电力系统对分布式能源的接纳能力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变流器因其自身强非线性、时间尺度短、阻尼惯性小等不足,接入电网后带来的各种电力系统新型振荡问题屡见不鲜。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造成振荡的主要原因是变流器间耦合、或是电力电子设备与弱电网、线路等之间强交互耦合影响。对于新能源并网系统不稳定问题,考虑能量单向传输并网稳定性问题的研究较多,对于需要双向运行条件下,如含有储能元件的系统,变流器间双向交互作用的研究也十分有必要。同时,因背靠背变流器等效拓扑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因此,本文以背靠背互联变流器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稳定运行范围、双向灵活互联、并网稳定三方面对互联变流器之间的耦合交互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阻抗特性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提高互联系统运行范围、改善双向运行稳定性差异并增强并网稳定性。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背靠背变流器直流双侧阻抗特性的研究。目前,对变流器阻抗特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输入或输出单侧,对互联变流器双侧双向的稳定特性分析较少。针对双环稳压控制的变流器和单环控制功率的变流器分别建立了直流互联接口的输出和输入双端口阻抗模型,揭示了双向功率流动下输出阻抗增益的谐振峰值和输入阻抗的负阻性造成互联失稳的原因。分析了各控制环中控制器参数对阻抗特性和互联变流器稳定影响,提出了对电压环比例系数和带宽的调节可提高系统稳定的方法。2、为提高背靠背变流器稳定运行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有源控制策略。在建立的输入输出双侧阻抗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功出力增加分别对阻抗幅频-相频特性产生的影响,揭示了功率增大造成了输入阻抗低频段增益减小容易与输出阻抗相交产生不稳定区域的问题,之后采用在前级变流器中引入等效的直流电流,降低输出阻抗低频端增益,减小了与输出阻抗增益相交的频域范围,从而扩大了稳定区域。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和2kW实验样机中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该方案可有效提高互联变流器的稳定裕度,同时也增大了系统稳定运行范围。3、对背靠背变流器双向运行时的稳定特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双向能量协调稳定控制方案。功率双向传递时,互联变流器系统的稳定裕度存在显著差异。当电压源变流器作为源变流器时,背靠背变流器稳定裕度降低。系统中的状态量具有响应速度快、更能体现控制模型的特性,该方案在前后级变流器中观测状态量电容电流引入控制回路,在全频范围内提高了功率负载变流器的阻抗增益,降低了电压源变流器的谐振值,尽可能地避免了阻抗增益的相交,减小了互联系统在功率双向流动时的稳定性差异。并且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的可行性。4、针对背靠背变流器模型等效特征根位置区域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线性二次最优调节策略。建立了考虑锁相环的状态空间模型,在常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中考虑了输出量和状态量的特性,对反馈矩阵K进行修订,使系统等效特征根能设置在更为广阔的区域,从而显著改善稳定特性和动态特性。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使互联变流器阻尼增大,动态响应加快,保证背靠背变流器系统以更优的性能稳定工作。同时,仿真和实验也被实施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学位
中越两国长久以来就是友好邻邦,两国在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一直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至今,越南深受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文学创作方面。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网络文学特别是言情小说飞速发展,成为了当前网络文学研究的热点。中越两国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环境促进了两国读者的共识,使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受到了越南大量受众的喜欢。近些年来,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在越南持续升温,随处就能看到中国网络文学的存在。本
如何挖掘巨大存量风电资产的发电潜能,已成为中国风电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风电场运维效能评价是定量评估在役风电场实际运行状况,追溯发电性能损失根源,挖掘发电性能可提升潜力的关键手段,能够为在役风电场运维管理和改造升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因此,本文中按照“指标体系构建、关键指标计算、发电能力评比及评价系统开发”的研究思路,开展了风电场运维效能评价方法研究,并开发了一套风电场运维效能评价系统。主要研究
作为机器学习大数据深耕的最新成果,ChatGPT通过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理解人类语言,具有严密的语言逻辑和强大文本生成能力。作为统计性的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不具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在数据不足时会随机编造内容。ChatGPT截然不同的两方面特性使其在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同时,也伴随着特殊问题。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使教育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人类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全新条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
目的基于CYP1B1/HIF1α/VEGFA轴研究芪白平肺(QBPF)胶囊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QBPF胶囊防治COPD的关键靶点预测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比较正常对照和COPD患者肺组织芯片数据,获取差异表达基因(DEGs);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QBPF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和靶基因。将DEGs映射到QB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系统中污染物代谢问题日趋严重。同时,伴随着能源消费和需求量的激增,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扩张带来的资源分配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生态系统中污染物排放难以量化和解析。如何定量复杂条件下多重污染物排放,解析多层产业级之间互动关系,识别各种排放主体的减排责任以及评估减排效益,优化管理系统产业结构和污染物代谢,将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以及城
通过路易·阿拉贡的个案分析,本文从跨学科的观念史角度出发,以巴黎达达-超现实主义运动为对象,研究其1919-1932年间的形成、发展和分裂过程。我将1924年设置为第一个可供分析的时间切片,论述在达达转向超现实主义的过程中,阿拉贡为找到一种“梦的诗法”所提供的智性和感性能量。围绕着第二个时间切片1931年,我将分析他参与策划的一场反殖民主义展览《殖民的真相》,一次因其诗篇《红色阵线》被起诉而引发的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依然是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乙肝疫苗、核酸类似物以及干扰素等抗乙肝药物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常规药物毒副作用较高,停药易复发,特效药价格高昂,以及耐药性等问题,致使乙肝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开发理想的高效低毒的抗乙肝药物尤为重要。海洋天然产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已成为新的药物来源。本研究聚焦于一种在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已成为必然。在我国北方地区,燃煤供热机组由于能源利用率高而被广泛用于解决大规模集中供暖问题。然而,在供热季内“以热定电”运行模式使供热机组电出力受到热负荷限制,降低了机组灵活性,制约了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将太阳能引入供热机组可在降低机组煤耗的同时,提高机组灵活性。本论文以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热
电力是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核心,交通是拓展生存空间的城市命脉,电力与交通成为承载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两大基石。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能源-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导向下,电动汽车在交通道路中的渗透率大幅增长,配电网中充电负荷所占比例也持续提升,城市配电网与交通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此外,快速充电技术和5G通信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电动汽车需要在固定地点长时间充电的限制,使得通过差异化激励信号或交通拥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