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铋氧卤BiOX(X=Cl、Br、I)是铋系半导体材料中一类具有特殊层状结构和高光催化性能的新型光催化剂。铋氧层与卤素原子层间存在着强内在电场,可有效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促使 BiOX呈现出良好光催化活性,从而彻底降解矿化各种污染物为无毒的CO2、H2O等小分子。同时,铋氧卤的光催化活性与其组成密切相关,通常由两种卤原子组成的BiOXxY1-x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要明显高于纯BiOX。 本文以可见光降解罗丹明B或酸性橙II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在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BiOXxY1-x光催化性能和结构的变化关系。通过 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氮气物理吸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热处理对BiOXxY1-x晶相、物相组成、形貌、光吸收及光催化性能等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 BiOCl0.5Br0.5复合微米球光催化剂,再在不同温度下对复合物进行煅烧,考察了其热稳定性及热处理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室温至500℃内,复合物稳定性较好,物相组成没有发生改变,适宜温度煅烧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结晶度,结晶度的增加可加速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而产生更多的活性自由基,进而促使光催化活性的提高,至450℃时活性最高;当热处理超出500℃后,复合物中的 Br组分逐渐释放而转化为 Bi24O31Br10,最终复合组分是以Cl构成的物相为主,但尚可维持完整微球结构;当继续升温后BiOCl0.5Br0.5组成遭到破坏,比表面积与表面羟基数量减少,由此促使光催化活性逐渐减弱。 2.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iOBrxI1-x系列复合光催化剂,同样通过热处理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煅烧后光催化性能的变化。其结果表明,热稳定性方面,BiOBr0.25I0.75
其他文献
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具有显著优点的新型能源存储器件,电极材料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二氧化锰则是其中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电极材料,课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锰,采用液相沉淀法向二氧化锰中掺杂稀土元素镧,希望得到比表面积大、电化学性能好、比容量高的二氧化锰电极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和对比分析试验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和液相沉淀法中工艺参数对二氧化锰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
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 Yang),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优斑螟属,分布新疆多地,寄生广泛,该斑螟主要蛀食香梨等树木的主干、主枝的韧皮部,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成不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