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递作为一种快速的运输方式,在世界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进入中国市场也已将近20年。作为一个资金、人力和技术综合密集型的行业,虽然中国的快递行业仍处于上升期,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的缺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制约。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国内目前对于快递的学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研究者少,论文数量少,而且大都集中在选址、设备设施和流程的分析、设计和规划上,而对于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快递行业中人员配置方面的研究可以说还是空白。因此,论文试图以A快递公司口岸操作站的通关作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成熟的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人员、流程、工作量的关系,建立可协助公司管理人员分析、预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模型。首先,本文对快递业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回顾了快递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对于快递行业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划分工业工程在国外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其从最基本的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到由于运筹学的引入而产生的生产流程分析规划,以至于系统论的导入而上升到企业战略规划层面的学科成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了解。随后,分析了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基本情况,并据此选择了方法改进、时间研究和工作测定等工业工程的基础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论文通过分析国际快递的整体流程,找出了对快递作业至关重要的瓶颈——通关作业。运用数学方法,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A公司现有流程的框架下,逐步建立了关联工作量和工作人员数量的人力资源配置基础模型。并通过长时间的实地记录和研究,对通关作业进行了作业分解、时间研究、操作量研究,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可测量性。然后,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Excel这种被广泛使用的办公软件,将数学模型转变成可实际计算的各种表格,将实地记录和研究的作业步骤、效率和通过预测货量分解得到的操作量代入其中,通过表格的关联和宏程序的辅助,计算出特定货量下的人员数量需求。随后,通过根据现实情况而进行的调整,最终产生出可应用于管理和预算的人员配置。最后,论文还探讨了人力资源配置基础模型的调整和扩展用途。本文的研究表明,利用工业工程的基础技术,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能够为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提供科学的数据。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人员的配置,使之与流程、货量紧密结合,充分挖掘人员这个快递企业根本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操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