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自主性既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展是国家层面的学校教育目标,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如何深入探究学习自主性的特性,如何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的教学,是这一领域迫在眉睫的研究主题。以往研究在学习自主性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但仍有局限,具体表现为:学习自主性年级变化特点有多种研究结果,且主要集中于初高中,未见3-6年级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特点的专门研究;现有研究以变量中心分析为主,鲜见个体中心视角的研究;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对自主性的理解有所不同,自主性的文化普适性争议依然存在;学习自主性的干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基于此,本研究拟对3-6年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系统探究。全文共分成四部分、共9个子研究来考察3-6年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第一部分:现状及特点研究(包括研究1、2、3)。研究1主要目标是修订适合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评估问卷。结果显示,已修订小学生学习自主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2与研究3的目标是结合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两种视角对3-6年级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及维度的背景特点和类型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6年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认同调节为主;3-6年级学生有其特定的年级变化特点,即中间高(4年级最高),两头低(3、6年级最低)的倒U形变化趋势;并且,依据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内在动机四个维度可将小学生分成外在刺激型、被动型、高控自主型、内摄自主型、高兴趣型等五类。第二部分:学习自主性与参与度、学业成绩间的关系(研究4)。研究4主要探讨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业成绩、与参与度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五种学习自主性类型的小学生在参与度与学业成绩上有显著差异;学习自主性正向预测学业成绩,参与度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第三部分:影响机制研究(研究5、6)。研究5试图对不同来源重要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伴)的支持氛围对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来源重要他人的支持对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均有显著影响,基本需要在支持氛围对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当前样本调查结果也显示,相比较于父母与同伴支持,教师对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力较大。在研究5的基础上,研究6进一步考察教师的教学支持(包括自主支持、结构支持、人际支持等三个维度)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自主支持对学习自主性起直接作用,人际支持经由基本需要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习自主性,在以上两个维度的共同作用下,结构支持对学习自主性无显著影响。第四部分:干预研究(研究7、8、9)。研究7是正式干预开始前的预调查,目标是在对干预学校师生调查基础上找到正式干预的关键。结果显示,干预学校教师的工作状态欠佳,表现为情绪焦虑、工作自主性及效能感下降等。干预学校小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有下降趋势,参与度变化因人而异。研究7结果对正式干预的启示在于:干预的关键不是课堂组织形式的变革,而是教师能否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支持。基于此,正式干预聚焦教师教学支持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是直接训练教师的教学支持行为,而是让教师参与理论学习与结构式案例研讨工作坊。研究8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对教师的教学支持有显著影响,同时小学生能感知到教师教学支持的变化,并且,其自我报告的学习自主性及参与度有显著提高。研究9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内在机制在于,传递者定位与扶持者定位间不同的定位协商过程。正式干预的对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路径为:"教师成长-感知到教师支持-新的师生联结-学习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