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是竞争的不断加剧,跨国公司越来越感觉到单纯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有效应对激烈的竞争,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原来全部由自己承担的一体化产业流程进行分解,将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外包出去,保留最具竞争力、同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研发、品牌、售后服务等核心资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关系已经由原来的垂直型分工演变为混合型分工,即产业链内不同环节间的分工。在这种分工体系中跨国公司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亟需通过产业升级,改变自己受制于人的处境。 全球价值链理论恰好能准确解释当前的这种分工格局,全球价值链理论以产业作为分析的对象,研究产业链中不同环节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价值链的治理结构和不同公司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处于不同环节的公司可以此为依据合理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清楚地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能帮助发展中国家企业找到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还处于受支配地位,主要集中在全球价值链的末端,从事利润率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加工组装。在与跨国公司的博弈中,我国一直处于不平等地位。但是也要看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去,为我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了快捷的通道。尤其是,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论文最后提出,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从我国制造业现有基础上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在我国制造业现有基础上,继续将生产环节做大、做强,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第二阶段,沿全球价值链向高端环节延伸,突破核心技术和品牌等方面的制约,培养一批世界级知名企业,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三阶段,主导全球价值链,牢牢控制高端环节,以我为主进行全球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