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政府绩效考核、尤其是对其一段时期内变迁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绩效、增强服务能力以及改进政府职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仍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如何找出影响其发展变迁的因素、寻求最有效的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打造服务业型政府为理论依据,选取南京市兼具经济和社会发展特色的中心城区—G区为研究对象,对G区2010年-2015年——即"十二五"期间和"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阐述考核指标、考核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内容,对绩效考核框架、对象、内容及分值、权重等变化进行归纳总结,掌握以上各类因素的变迁过程,并梳理出影响考核体系变迁发展的因素。本文提出,G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一直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服务型政府职能变化、两区区域合并融合、政策变化这三类因素对考核指标、分值权重、考核对象等重点方面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不仅造成了正面效应,比如考核指标的数量和类型分布日趋合理、分值权重的变化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变化、群众参与度不断加大等;也引发了一些负面效应,如指标的延续性出现波动、考核指标贡献度差异性增大、考核结果客观性受到影响等。之后,本文以指标设置、考核对象、考核程序、公众参与四个方面为出发点,对造成上述负面效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包括了指标设置的合理性欠缺、考核对象差异大、考核程序主观因素占据过多、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等等因素。再次,本文依据服务型政府指标体系的相关要求,以建立完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为切入点,通过KPI重新构建G区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影响力指标"、"职能指标"和"潜力指标"三个维度,对考核体系的框架及内容进行精简和优化,以提升考核核心指标和重点指标的权威性和连续性。并着重对考核程序及方法、考核对象、政府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完善,提出改进考核体系的思路及具体对策,如通过差异化考核、缩减分值权重等方式解决考核对象差异大、主观因素过多等问题,通过强化信息公开以解决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等等问题,以进一步提升政府绩效考核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为加快打造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并为其他地区政府指标体系的改进给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