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在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立法理念以后,引入了重整制度。作为保障重整计划顺利达成、推动债务企业重整成功的手段,新《破产法》赋予了法院强裁权,即在部分当事人反对重整计划时法院可以依据法定条件强行批准重整计划,使债务企业能够顺利完成重整实现再生。正是由于重整程序和强裁制度的引入,使得大量债务企业可以通过破产重整程序避免破产清算,而这其中就包括了上市公司。在《破产法》实施5年多来,已有4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重整,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无一例外的重整成功,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最后因为重整计划未被通过而重整失败转入破产清算程序,在这100%重整成功率的背后,强裁制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已经提出重整计划的38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1家上市公司是通过强裁完成了重整程序。然而强裁权的本质毕竟是公权对私权的干预,必须要慎用,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这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公众性企业,更加要慎用强裁。虽然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重整案件时要慎用强裁权,特别对上市公司行使强裁权的时候要求各级人民法院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在获得其同意后方可强裁批准,有了这种程序上的安排,理论上看我国法院对于使用强裁权还是十分谨慎,针对上市的强裁案例应该是完全符合法定的强裁条件。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未按照法定条件行使强裁权的现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目前,我国《破产法》中仅有第87条明确了强裁的程序和标准,由于该规范针对的是全部企业,并没有根据上市公司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壳资源的稀缺性等特性为其“量体裁衣”,加之法律本身规定的模糊性让法官在裁判时感到无所适从,使实务中法院在强裁批准上市公司重整计划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立法将如何回应现实的需求,如何规范强裁权在上市公司重整过程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破产重整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的,本文将针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权在实务中运用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原因,针对问题提出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制度的完善措施,为以后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来规范强裁权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运用提供一些思路。本文的研究围绕问题展开。首先,在导论部分由*ST广夏(000557)重整计划遭“双否”还能被法院强裁批准的案例入手,提出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强裁制度在实践中到底是如何运行?运行中出现了那些问题?正文开始,先对强裁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并针对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提出上市公司重整、重整计划、强裁制度的一些特性,为后面的分析问题提供理论铺垫。紧接着,针对导论中提出的问题,在第二、三章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实践和立法两个研究路径分别对强裁制度进行分析,第二章通过对上市公司强裁实践案例的研究着重分析强裁在实践中如何操作的、出现了那些问题,第三章着重对我国上市公司强裁相关的立法以及其涉及的法规规章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这些广义上的法律规定有那些不足,法官在适用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最后,针对实践运行中和现有法律规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强裁制度的完善举措。具体而言,全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束语,其中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制度理论基础,这部分首先会介绍强裁制度的基本理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然后进入到本文研究的对象——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重整以及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的一些特殊性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为后续对上市公司强裁实践及立法的分析奠定研究基点。第二部分,我国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制度的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会对新《破产法》实施5年多来我国进入重整程序的40家上市公司中的被强裁的11家上市公司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和具体个案的分析发现我国法院使用强裁权批准重整计划的频率偏高,通过进一步的对这11家上市公司的重整计划中涉及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方案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制度出现了以下问题:强裁损害了部分债权人的利益;出资人的权益的调整显失公平;经营方案难以体现可行性;重整预期难以实现。结合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找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强裁标准实践中难以衡量、法院自由裁量权较大、行政过分干预和信息披露不充分。第三部分,我国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制度的立法检讨。本部分所指的立法,是一个广义上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这一部分将就中外强裁法律制度进行对比,以发现我国强裁规范在程序上和实体上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中涉及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的规定进行了检索与梳理,对我国上市公司强裁的立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了上市公司强裁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程序上和实体上出现的一些问题,程序上的问题表现在启动程序方面的问题和其与资产重组程序的衔接问题,实体上的问题表现在强裁标准的粗放规定不利于债权人和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以及专门针对重整的信息披露机制的匮乏。第四部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制度的举措。本部分结合第二、三章中提出的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实践及法律规定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制度的一些建议,包括出台上市公司重整的司法解释,对强裁的启动程序、标准予以明晰;加强对法院的监督;限制行政权力的干预;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视角,专门针对上市公司这一主体,对法院强裁其重整计划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的分析,相比较以往的研究切入点更小,更具有针对性。以往学者在研究重整计划强裁制度的时候往往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即使有所提及也研究的不够深入。本文的内容紧紧围绕着问题进行,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从实践和立法两个层面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强裁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这较以往的研究又有所深入。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强裁标准中涉及到诸多的商业判断,这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由于笔者能力的有限,在完善部分中提及的明晰强裁标准的具体措施是否真能解决实践中出现问题还有待实践检验,如何提出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方案评判重整计划的可行性也是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