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氧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气是影响地球宜居性的关键因素,是所有好氧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与复杂生命体的形成和演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海洋中氧气主要以溶解氧的形式存在,它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繁荣必不可少的组分。目前海水中的富氧环境是地球系统经历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系统氧循环逐渐被推离了既定轨道。人类活动在现代地球氧循环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其显著改变了内部各种过程,打破了循环的平衡。对于海洋来说,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溶解氧含量出现了系统性降低,海洋正变得愈来愈“缺氧”。作为地球系统氧循环的关键子环节,海洋氧循环的扰动以及海水氧浓度的变化会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生存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探究海洋氧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内在机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聚焦于目前海洋氧循环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观测资料以及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对海洋氧循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研究。首先,论文利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的结果,对全球海洋氧收支进行了量化。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对当前气候变化下海洋溶解氧含量的分布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整体评估,厘清了海洋内部各个过程变化对于海洋氧收支的贡献;而后,本文探讨了气候模式结果与观测之间存在的差异,对海洋氧循环模拟存在普遍性不足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选取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作为工具,通过引入气泡介导的海气氧通量参数化方案改善了模式模拟效果;接下来,论文关注了气候变化下海洋中的极端低氧事件,并将其与海洋热浪这一极端热力事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对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归因分析;最后,论文借助碳循环和氧循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上述氧收支数据为基础,定量估算了海洋和陆地的碳吸收速率,并在碳-氧框架下预估了未来不同排放情景碳汇的变化状况。通过上述这些研究,本文取得了关于海洋氧循环的一系列前沿性、原创性成果,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海洋溶解氧含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这种下降是全球性、长期性的。对全球海洋氧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海水中溶解氧正在不断从海洋“逃逸”到大气中,这是海洋氧含量减少乃至海洋缺氧的直接原因。在历史时期海气间氧通量平均约为1.6 Gt yr-1(1 Gt=1015g);而此时海洋内部生物以及沉积等过程对海洋氧库存的净补充速率仅为0.6 Gt yr-1;这些过程共同作用最终导致该时期海洋溶解氧每年大约下降1.0 Gt。论文指出海洋升温导致的一系列物理和动力过程的变化是氧下降的主导因素,这些变化阻碍了溶解氧在海洋内部的传输与循环。气候模式预测进一步表明,海气间氧通量至本世纪末将会增加为4.3 Gt/yr,这意味着未来海洋将会变得更加“缺氧”。(2)目前气候模式在模拟海洋氧循环方面与实际观测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与差异。论文发现模式对海气间氧通量模拟能力的不足可能是导致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考虑了气泡介导效应对于氧通量的影响,并将其引入到气候模式中,评估了模拟效果的变化。结果显示,以南大洋为例,引入气泡介导的方案后模式模拟海气氧通量的准确性较原始方案整体提升了约15%,在局部地区可达40%以上。基于气泡介导的参数化方案能更好的模拟出大风浪条件下高纬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氧交换过程,进而改善了模式模拟海洋氧循环的效果。(3)海洋中的极端低氧事件随着气候变化呈现出了明显的增加趋势,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论文通过分析发现这种极端低氧事件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强度均有了显著的提高,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溶解氧大幅下降的事件与海洋热浪的耦合在过去几十年内变得越来越密切,受到自然变率和人为强迫的共同作用,二者同时发生的几率从80年代的40%左右增加至2000年后的50%以上。这种变化在海洋生物量丰富的区域更为明显,这预示着大多数海洋生物在未来将会遭受更为严重的低氧、高温等极端环境事件的复合影响。(4)论文从氧的视角对海洋及陆地的碳汇进行了量化与梳理,估算出海洋和陆地净碳吸收速率在1990-2000年期间分别为2.10±0.43和1.14±0.52 Gt C/yr,并且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二者在21世纪均呈现出了上升趋势。论文还发现自然变率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了全球碳沉降系统的变化。我们论文的结果从侧面佐证了现有的碳汇估计,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不同排放情景下碳汇未来的改变趋势,为碳中和达成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综上,本论文以“气候变化下的海洋氧循环”为着眼点,将模式与观测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对模拟加以优化改进,不仅量化了气候变化下海洋氧收支的长期趋势,而且明晰了短时极端事件的影响特征,还以氧的视角为碳沉降估算提供了独到的参考。这些结果填补了目前现代海洋氧循环领域研究的空白,为进一步探索地球系统尤其是海洋的生物化学循环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对制定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正>专题复习是基于复习课基础,对同学们在学习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检测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师指导,及时查缺补漏.本文所讲的内容是锐角三角函数这章内容的专题复习,考虑到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部分锐角三角函数和相似三角形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复习阶段,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数形结合、方程、转化和建模等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期刊
<正>纵观江苏省各市的历年中考数学试卷,总少不了背景新颖、形式多样的三角函数试题。为帮助同学们了解锐角三角函数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策略,现从近三年江苏省各市中考卷中选取三例加以分析,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一、求锐角三角函数值例1 (2020·江苏扬州)如图1,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点A、B、C都在格点上,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D,
期刊
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流体机械在各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其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流体机械在运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型社会的建设,在流体机械运行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其节能减排的管理。本文从流体机械的运作原理进行分析,对流体机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与现状进行分析,对节能减排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流体机械节能减排技术在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期刊
<正>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大力提倡亲子阅读。低年级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1.家长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教学认识不全面。一些家长缺乏良好的自我阅读习惯,无法将正确的阅读习惯传递给孩子。此外,在书籍阅读完成后,家长也要积极与孩子讨论书中的思想观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其中的中心思想。
期刊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核心素养为纲,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整合教学内容,完成结构化任务,实施递进化活动,开展项目式学习,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本文以“锐角三角函数”为例,介绍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期刊
近些年,儿童的早期阅读与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不仅能培养求知习惯、拓宽人生视野、丰富人文积淀,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能陶冶性情、砥砺意志、滋养心灵、润泽生命。由于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家长在儿童早期阅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家庭阅读是儿童早期阅读的主要形式。以儿童阅读带动全民阅读也成为家庭阅读推广的主要目标。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
学位
<正>初中阶段的锐角三角函数习题涉及知识点较多,除了锐角三角函数,还包括相似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等多方面知识,所以在解答此类知识时需要同学们明确解题思路,拟定解题策略,将重点放在解题过程中,提升锐角三角函数习题解答的质量.一、设参数求锐角三角函数值例1如图1,正方形CEDF的顶点D,E,F在△ABC的边AB,BC,AC上.
期刊
<正>初三的数学复习往往有三轮,第一轮是基础复习,第二轮是基础知识的扩展延伸,一般以专题复习的形式呈现,第三轮是总复习.本文主要讲解第二轮复习中的专项复习.同学们在开展专项复习时,首先,要合理计划时间.其次,复习涉及的内容要有典型性,不能“面面俱到”;最后,重视思维的训练,不能陷入“题海战术”.下面以“锐角三角函数”专题复习为例,为同学们展示如何进行复习.
期刊
<正>“锐角三角函数”属于“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很多地方在考查时不仅要求我们会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认识并探索锐角三角函数,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还要求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将结合2021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三角函数典型题进行分析,着力探寻试题特点,挖掘解题通法,并做分析解读,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学习启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