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开放创新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加速,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在封闭的环境中获得快速发展的空间。在开放发展的环境中,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来获得区域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地区的共识。然而,不仅各个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规模有别,自然条件和资源有差异,政治制度和市场化程度不同,教育及科技发展水平等也有巨大差异,区域的异质性决定了区域创新模式和发展阶段的多样性。每个区域中的企业都将面临在哪里开展创新活动的选择,IBM、德州仪器、佳能、华为、联想等企业都在加大跨区域创新活动的范围和投入。这种获取区域间互补性创新资源的企业创新活动,加速了区域开放创新的步伐,无论是纽约这样的国际性大区域,还是在国际上并不知名的小地区,都在陆续加入区域开放创新的行列。中国的广东、江苏等地就是在开放创新中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地位的典型案例。在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大国内部区域开放创新现象更为复杂。中国改革开放使得一部分地区比其他地区先发展起来,区域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相对落后的地区是应该和发达地区一样推进区域开放创新战略,还是采取封闭或国外技术引进的发展策略,区域之间是否存在创新竞争关系,存在怎样的竞争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怎样反馈影响区域开放创新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发展策略的变化,这些都是中国区域开放创新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Chesbrough的研究,开放创新对企业和区域发展来说是一种需求,而不是一种选择。本文认为区域开放创新是通过使用区域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系统性地进行知识研究、知识维护、知识开发并推动制度演化的过程。区域开放创新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在微观层面上,企业通过组织和配置多个空间的创新资源,推动跨地区多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提升创新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效率。区域内的创新主体不断感知、识别、学习、消化、吸收外部知识,并将内外部知识整合和使用,从而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整体上强化了区域创新主体进行知识研究、知识维护、知识开发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循环累积进一步提升区域开放创新的水平,促进区域更加开放地融入更大区域范围和世界经济中。在中观层面上,区域开放创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外技术引进阶段,该阶段主要方式是对外开放,以较低成本获取发展所需要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其他方式比重较低;第二个阶段是协同创新阶段,该阶段区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搜寻、甄别、学习、吸收等能力,通过向国内和国外深化开放创新,获取国内外的创新资源使得区域内企业迅速获得市场利润积累和科技知识积累,国外技术引进投入的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个阶段是自主创新阶段,是以本区域内创新资源为主的创新,区域内技术知识已达到世界技术领先水平,虽然区域内企业还通过协同创新等方式获取外部创新资源,但区域内主要的创新方式来自使用本地创新资源的自主创新。这三个阶段受到区域创新竞争的影响,区域创新竞争体现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为了本地知识研究能力和知识维护能力的提高,各区域加大本地创新要素资源使用的内部创新投入之间的竞争,第二种是各区域为了获得更多互补性资源而在区域外部创新资源市场上展开的竞争,第三种是本地创新投入与其他区域在使用本地创新资源之间的竞争。区域创新竞争,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各区域提升自身创新优势的同时,提升了所有区域的创新能力,加速区域创新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发展。在宏观层面上,根据区域开放创新的三个阶段,可将区域开放创新策略分为“追赶型”和“创新型”。追赶型策略中,地区更多构建适合获取国外技术资源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在创新上鼓励本地内部投入增加,以提高吸收和消化能力,并不注重从其他地区获取创新资源信息并积极使用来促进本地创新发展。在制度层面上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和演化过程,强有力的上层机制建设推动区域内企业向国外先进地区学习技术、经验和知识。创新型发展策略中,地区更多以强化知识研究、知识维护和知识开发为主,希望能够通过创新来获得市场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能力提升,这自然产生了与区域外部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需求,外部创新资源信息的获取以及协同合作模式创新更加重要。在制度层面上表现为自下而上的制度建设和演化过程,由于创新资源分布分散性和创新活动的复杂性,适合于系统搭建的自上而下的制度构建方式受到挑战,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最基础方式,活跃的跨区域企业创新活动,不断突破传统制度的限制,并将创新活动的系列合约形成的非正式制度反馈到区域管理者层面,区域管理者将非正式制度转化为正式制度的能力成为区域创新型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中国2001-2012年省际科技数据,对中国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创新竞争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各区域实施了开放创新,各区域同时使用了区域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区域开放创新三个阶段的创新投入模式在中国都存在,但从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来看,协同创新是目前最主要的创新投入方式;中国区域创新之间存在明显竞争关系,区域创新内部支出之间表现为较强的互补性竞争关系,即其他地区内部创新投入的增加会增加本区域内部创新投入,区域协同创新投入之间表现为较强的替代性竞争关系,即其他地区协同创新的投入将降低本地协同创新的投入;中国区域创新之间的竞争加快了相对落后区域实施开放创新加快创新发展的进程,东部地区自主创新投入和协同创新投入表现为互补关系,西部地区自主创新投入与协同创新投入表现为替代关系,国外技术引进对地区创新产出的影响都为负,这说明西部地区已经不能通过走东部地区国外技术引进老路以使自身在区域创新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中国已全面进入创新型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过度保护本地创新企业和创新资源的意识观念亟需改变,曾有效推动地区企业获得国外技术的自上而下的制度演进方式难以满足创新型发展阶段的要求,建立以跨界(Cross-border)企业(跨区域和跨国企业)为主要开放创新活动主体的开放创新体系,实施自下而上的制度演进方式,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将非正式制度转化为正式制度,进而促进区域开放创新的新方式应该被采用。本文建议中国区域作为知识管理和制度建设的主体,应推行“创新型”开放创新战略,实施推动区域动态能力建设的措施,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摆脱传统创新模式的“路径依赖”,加快促进区域实现快速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