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源性痛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 大鼠90 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8 只。A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制备CCI模型;B、C、D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后分别腹腔注射NGF4 μg/kg ·d、8 μg/kg ·d、16 μg/kg ·d ;E组,仅暴露左侧坐骨神经而不结扎。于术前及术后第1、2、3、5、7、10、14天早晨8 :00 进行行为学观察和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腿潜伏期(TWL)的测定。于术后第2、7、14天分批处死大鼠取脊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脊髓中c-fos和nNOS 表达的变化。
结果: A组大鼠术后出现自发抬足舔足现象,术后第3天起MWT及TWL 开始下降,第14天达最低,与术前及E组比较出现了痛觉过敏(P<0.05)。与A组比较,B、C、D组大鼠术后没有自发抬足舔足现象,也没有出现MWT 及TWL 下降(P<0.05)。术后第2天,D组大鼠MWT 及TWL 较B组低,痛觉恢复快(P<0.05)。术后A组大鼠脊髓c-fos和nNOS 表达进行性升高,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神经源性痛有治疗作用,且大剂量较小剂量作用更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中c-fos和nNOS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