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丽莎白·鲍恩(1899-1973)是20世纪杰出的盎格鲁-爱尔兰作家、现代小说家及短篇小说作家。鲍恩以其十部长篇小说,十三部短篇小说集,及各种评论、戏剧、传记等非小说形式作品丰富着现代文学世界。鲍恩的作品致力于展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体验,生动塑造了没落的盎格鲁—爱尔兰贵族、漂泊的都市人和异化的中产阶级等人物群体。鲍恩的小说探讨了人物的迷失、衰落、错位、幻灭和异化等困境主题,关注他们战时的生存状况,深切关照人物内心。作为英籍爱尔兰作家,鲍恩自童年时期便往返于英爱之间,生活的颠沛流离丰富了她对空间与困境的体验和表征。本论文旨在系统研究鲍恩早期小说的压抑空间和社群困境表征。本研究选取了鲍恩早期创作的三部小说,即《最后的九月》(1929)、《向北方》(1932)和《心之死》(1938),借用文化地理学、城市空间和家园研究等理论,探讨两战期间社群人物的生存困境,揭示作品的空间艺术与空间隐喻。本论文的观点是:无论是孤立的、衰退的殖民景观,还是流动的亦或静止的城市空间,或是割裂的、异化的家庭空间,文本所呈现的多重压抑空间是小说中人物群体困境的隐喻再现;鲍恩用空间元素塑造人物群体:爱尔兰殖民景观中的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群体,穿梭于城市空间错位的都市人群体和异化的伦敦上层中产阶级家庭,关注他们的战时生存困境,展现悲悯情怀。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除绪论与结论之外,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探讨《最后的九月》中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群体衰落困境和爱尔兰荒凉孤绝的殖民景观表征。本研究借用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历史、身份、民族等要素用以解读爱尔兰殖民景观的疆域身份和后殖民性。本章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论证:首先,盎格鲁—爱尔兰孤立、隔绝的殖民景观寓指英国殖民者与当地爱尔兰民众之间的阶级隔阂与文化分层,并以此展现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群体的杂交、割裂、矛盾的身份特质和他们经受的身份困惑、文化矛盾及政治危机等多重困境。其次,殖民地景观的退化,其宅邸、庄园、工厂的毁坏,是殖民势力末日来临前的征兆。本章在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社群困境呈现与地理景观表征之间建立了联系,增强了鲍恩作品的视觉呈现,同时表达了对此人物群体的悲悯。第二章论证了《向北方》中都市人两战期间日常生活的错位困境和城市空间表征。本研究借用了英国约翰·厄里旅流动性观点,西美尔的西方都市社会学理论和福柯的异托邦思想,从现代城市空间的流动性与静止性特征入手,揭示现代都市生活的流动性、片段性和迷失性,探讨都市人的无根性与自我消解的困境。首先,现代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促使城市空间流动多变,都市生活充满喧哗与骚动。城市居民有房可居却无家可归,只能试图在异托邦寻求精神家园。其次,无论何种形式的穿梭运动,小说中人物的环形移动轨迹和其精神的静止都加速了人物自我消解的过程,人物的自我毁灭是这一过程的终极表现。本章研究把人物置于流动、变化的城市空间,为都市人社群困境解读提供了一种动态的视角,展现了战后现代都市生活的易变性与不确定性。第三章探讨了《心之死》中现代上层中产阶级家庭的异化困境与割裂的家庭空间表征。本研究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矛盾空间观点、巴什拉的家园诗学,深入其家庭空间内部机理,直面家庭空间的碎片化与排他性,探讨现代中产阶级家庭失联隔阂、冷漠疏离、沟通障碍等异化问题。首先,小说中的家庭空间充斥着各种对立因子:冰冷与温暖,寂静与喧哗,黑暗与光亮等,使得家庭沟通遭遇重重障碍,年轻一代遭遇失联困境。其次,这些矛盾对立的空间之间曾尝试越界协商,寻求沟通,却常常以一种非友好的方式,如私人领域的侵犯,或非现实的途径,如梦境与幻想。当然,这些非诚意的协商均已失败告终。心已死,他们停滞的、萎缩的家庭生活,以及婚姻的异化是现代都市成年人难以改变的日常生活状态,这种疾病在战前伦敦四处蔓延,无法治愈。本章研究对伦敦家庭空间内部进行了可视化、全景式和解构式探究,深入家园机构内理,感悟人物内心,批判现代家庭日益孤立,日渐冰冷的异化状态。论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鲍恩早期小说的不同社群的困境问题及其多重空间艺术表征。本研究探讨了衰落的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社群,错位、无根的都市居民和异化的上层中产阶级家庭的各种历史、文化、身份、伦理等困境问题。文本空间视角从广袤的爱尔兰殖民地转向伦敦城,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外部空间走向内部空间,人物的迷失、孤立、衰落、错位、异化等困境通过孤绝的殖民地景观、令人迷失的城市空间和割裂的家庭空间等建构得以更隐喻表征。本研究在困境解读与文本空间之间建立关联,充分论证了鲍恩小说中的压抑空间是人物社群困境的隐喻表征。很遗憾小说中鲍恩并未为之寻求出路,她的人物被判处终生监禁,不得解脱。也很遗憾此研究只涵盖了鲍恩的部分空间呈现,也只涉及到鲍恩的部分作品,其作品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探讨价值。本论文以“心已死”来结束本次论证未免残酷,但希望以此对身陷困境的现代人略表关怀,期待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