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创伤后昏迷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u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外伤后昏迷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目前对于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脑功能的评估及昏迷促苏醒的治疗手段有限。近年来,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作为一种简便、廉价、无创伤、可早期干预的治疗方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及临床医生的关注。其促苏醒的疗效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证实,然而其促苏醒的机制仍然未得到完全阐释。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1)通过采集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静息态脑电图,分析昏迷患者脑电图的特征及预后相关性;(2)运用脑电图定量分析技术对比昏迷患者在接受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后脑电活动的改变,从而在脑电活动层面探索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的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分别采集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天,3天,7天,14天的脑电图。(1)首先对患者接受电刺激治疗前的原始脑电图和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进行分型,对比不同类型脑电图患者的预后;(2)将原始脑电图导入Brainstorm脑电图分析平台,借助计算机软件行快速傅里叶转换、功率谱密度积分、投影,功率谱按频率分为δ(1.0~4.0 Hz)、θ(4.1~8.0 Hz)、α(8.1~13.0 Hz)、β(13.1~35.0 Hz)4个频带,分别计算出每个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及相对功率谱并进行脑区投影,对比电刺激前后脑电活动的改变。结果:(1)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脑电活动表现为弥漫性的慢波(δ,θ)节律,尤其以δ波为主,脑电波振幅降低,部分患者表现为爆发-抑制或者非惊厥性的癫痫波;(2)aEEG分型与昏迷患者预后相关,连续正常电压型患者预后优于其他类型患者;(3)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后患者脑电活动慢波减少,快波增加。其中左侧顶枕叶改变最为明显,其他脑区的脑电活动改变的总体趋势与左顶枕区一致,但改变的幅度和时序性各有不同。结论:(1)昏迷患者脑电活动以弥漫性慢波、低电压为主,部分患者表现为爆发-抑制或者非惊厥性的癫痫波;(2)振幅整合脑电图分型与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连续正常电压型提示预后良好;(3)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能使昏迷患者脑电活动从慢波向快波转变,为右正中神经促苏醒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CB)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EAE模型,应用Tri治疗EAE,评估EAE组、Tri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在
通过实际调查,运用生物生态学原理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绿化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城市生态化建设的七大战略措施,为西安、关中以及相似植被区城市的生态化的
通过对陕西国有林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现代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完善林场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创新森林经营管理机制、建立产业发展机制、创建和谐新林区"的现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稀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变得越来越有必要,现实中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激励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指出:为激励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水管理者
近些年来,我国人寿保险行业产生的变化是向上且明显的,人寿保险行业是金融行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有序、稳健的发展进步能够对国民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民众
目的探讨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教学模式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101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构思-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