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碳汇贸易不仅可以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贡献,同时还可以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碳贮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节能减排手段,在未来发展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国有林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黑龙江国有林区主要以木材生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由于森林的生长周期长,过度的砍伐在短期内是难以恢复的,导致目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本文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的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全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在黑龙江国有林区实施森林碳汇贸易可以缓解国有林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在国有林区实施森林碳汇贸易可以为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持,改善林区的生态环境,提高林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以排污权交易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国内外碳汇交易市场的现实情况,并对国内外成功的森林碳汇贸易项目进行了经验分析,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实施森林碳汇贸易项目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以行为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对森林碳汇贸易实施的基层载体-国有林区居民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地调研得到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了影响林区居民参与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居民参与森林碳汇贸易项目实施的预期成本、预期收益以及预期的风险等因素对林区居民参与森林碳汇贸易项目行为决策的影响最为显著;对项目实施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级林管部门在职责、损益、行为特征和行为动机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为在黑龙江国有林区实施森林碳汇贸易政策的制定方面提供了参考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在黑龙江国有林区实施森林碳汇贸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