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投资是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管理层作为企业研发战略的实际执行者,如何激发管理层的研发动力是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管理层激励的差异会影响企业治理的成效,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研发效率。然而,一方面,高管往往出于风险规避的动机而减少公司研发投资,损害公司长远利益。另一方面,研发投资项目周期长、不确定性大、难以评估等特点导致公司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合理设计薪酬机制,促进企业研发投资的效率,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立足于研发投资及披露现状,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着重探讨企业研发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2010-2014年共5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进行研究,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共6826个研究样本观察值,在经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企业在进行研发投资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变化。此外,考虑到企业的股权结构会影响企业行为,本文按照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的高低,分为国有企业组和非国有企业组、股权相对分散组和股权相对集中组分别进行回归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研发投资与企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即由于基于业绩的薪酬机制能够降低股东与高管之间的代理成本,当企业进行研发投资时,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会增强。(2)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国有企业、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研发投资引起的代理问题更严重。为缓解代理问题,这些企业更倾向将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相联系,因此研发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和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更为显著。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启示。企业在设计高管人员研发投资活动的薪酬契约时,需要区别研发投资活动与常规性的经营和财务决策,能够容忍高管和技术人员在研发投资初期的失败,并奖励他们最终的或长期的成功。与此同时,考虑到研发投资活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企业在设计高管薪酬契约时,也需要考虑研发投资活动可能导致的代理问题,从而权衡研发投资活动的利弊。对于国有企业和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机制能够显著提高研发投资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