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逐步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这一改革不仅加快了农村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也有利于我国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建设。可见,深入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的重要意义。该部分从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有利于统筹城乡的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的重要意义。这是本文的出发点。第二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的进程。该部分主要从1984年到1986年的提出阶段;1987年到2001年的逐步推进阶段;2002年到2008年规范化阶段三个阶段来系统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的进程。该部分是本文的创新点。第三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遵循的原则。该部分主要从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粮地粮用原则: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性质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四个方面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遵循的四大原则。第四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运行的主要模式。该部分主要从农户间自发转包模式;反租倒包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土地换社保模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运行的几种主要模式。第五部分: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的途径。该部分从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内容的宣传;努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相关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保障机制;努力优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的外在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的途径。该部分是本文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