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视角与边缘维度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012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奈保尔早期作品中的流散叙事艺术的双重经验来源,即本土与边缘的双重世界。通过对奈保尔早期作品中本土建构视角与边缘观察维度的融合的透视,来阐释奈保尔早期作品中特有的流散叙事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奈保尔早期作品中的流散叙事艺术特征何以没有完全一脉相承到后续的写作中而是构成早期作品的独特叙事艺术特征的问题。论文将通过奈保尔早期作品的流散叙事艺术特征这条主线,寻踪其下覆盖的两条主脉络,通过理论观照、文本细读和文化处境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来阐明这个问题的线索所在。流散叙事的本土建构视角在奈保尔早期作品中呈现为三个方面:一、奈保尔早期作品描摹了流散视野中的本土社会喜剧,本文将着重分析这种社会喜剧所蕴含的悲剧潜质,体现其本土特点。二、奈保尔的“无根性”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但对其早期作品中所包含的隐性乡愁的阐发却并不丰富,本文将关注本土经验情感是如何隐秘地影响到奈保尔早期作品的流散叙事中的。三、奈保尔早期作品中,逃离与筑居是两个突出的主题。一方面,本土的现实促使具有独立意识和雄心梦想的人物逃离边缘处境,另一方面,对于“家园”的内在渴望与隐性乡愁又使得奈保尔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具有对筑居、安定的诉求。而本文将着重观察喜剧与悲剧性潜流、“无根”与隐性乡愁、“逃离”与“筑居”之间的悖论,从而揭示奈保尔早期流散叙事艺术的本土建构视角中内部的冲突性、不稳定性。奈保尔早期作品中的流散叙事艺术特征不仅体现于本土的建构视角,边缘的观察维度也整合其中,成为奈保尔早期作品流散叙事艺术的另一重要特征。其一,从奈保尔早期作品的内容来看,雕刻了一系列边缘人群像,这些群像被组合进小说的叙事网络中;边缘并非作为—种终极性的属性成为其身份定义,而更多是作为—种处境。其二,从奈保尔早期作品的写作主体来看,奈保尔从边缘而非中心来观察的观照角度,与流散知识分子特殊的边缘观察是密切联系的。在后殖民视角下,流散知识分子本身也并非固定的身份定义,而正是其身份的变动性促成其边缘观察成为可能。其三,从奈保尔早期作品的写作实践本身来看,奈保尔早期的流散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边缘性的表达。然而,在后殖民理论的观照下,它依然是超越“被表达”的初步努力。但又由于奈保尔早期作品的表达的边缘境遇,它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边缘视角。本文试图通过上述两条线索的论析与比较,提出结论性观点:奈保尔早期作品中的本土建构视角与边缘观察维度的关系使得其早期流散叙事艺术具有悖论性、独特性。在奈保尔的后续写作中,本土的经验素材的处理逐渐不再以显性方式呈现,而仅仅作为渗透其中的一种观察方式来继续参与奈保尔的写作进程。然而,流散背景下边缘化的观察维度却一直持续到奈保尔后期的旅行写作过程中。
其他文献
<正>量化宽松政策之所以能有效刺激美国经济增长,是因为它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而欧洲缺乏允许资本账户实现重新平衡的统一资本市场欧洲央行又故伎重施了。最近在法兰克福举行的
在多功能椅的设计中,创新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有很多,主要有基本功能、变形功能,满足了以人为本、人性化、功能多变、实用性强、环保轻便等设计要求。同时,该设计功能多样、性价
<正>宏观审慎管理要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要在稳定经
西南地区,间套作种植方式应用广泛,其中马铃薯/玉米间套作种植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研究其适宜于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空间配置、配套农艺措施及其高产高光效机理,是促进该套作
<正> 分税制财政体制在宁夏运行一年多来,总的来看正常平稳,政策到位情况良好,各级财政收入均有一定增长,经济发展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是由于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还很不
淮安和济宁都曾是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两市在21世纪初相继打造完成"运河之都"的城市名片。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市作为"运河之都"的依据有几个相同点:处于大运河的重要节点
为研究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脱空质量检测方法,从混凝土面板脱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出发,引入了红外热成像和探地雷达扫描综合物探方法,结合该技术在湖南某水库大坝工程中的综
就环境会计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纳入会计核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重点讨论了环境会计的对象、计量、反映及报表披露等问题。环境会计是现代社会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必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检查在体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体表软组织肿块的143例患者中选取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高频超声对这143例
资本市场的发育是一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志,在这个信息流动的市场中,会计信息起着信号灯的作用。会计丑闻的相继引爆,引起世界各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空前关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