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婴儿心脏发育的一般情况,研究孕期相关因素对子代心脏发育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心脏发育的关系,同时进行心肌肥厚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住的足月且无严重疾病的糖尿病母亲婴儿(IDMs)63例,对所有IDM出生后3天内进行空腹胰岛素测定,出院前完成心脏彩超检查,对心脏发育异常的患儿进行NKX2.5基因突变的检测。将研究对象分组:①按母亲血糖控制效果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欠佳组,分析血糖控制效果对新生儿心脏发育的影响;②按母亲血糖控制方式分为胰岛素控制组和饮食运动控制组,分析母亲孕期使用胰岛素对新生儿心脏发育的影响;③按新生儿出生后的胰岛素水平分组,分为非高胰岛素血症组和高胰岛素血症组,分析高胰岛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脏发育的影响;④按母亲糖尿病的诊断时间分为孕前及孕早期和孕中晚期两组,分析糖尿病持续时间对新生儿心脏发育的影响;⑤按母亲孕前BMI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分析母亲肥胖对新生儿心脏发育的影响;⑥按心脏彩超结果分为心脏发育异常组和心脏发育正常组,心脏发育异常的患儿进行NKX2.5基因检测,分析NKX2.5基因多态性与心脏发育的关系。最后分析室间隔厚度与母亲孕期空腹血糖、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后胰岛素水平及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数据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1、63例糖尿病母亲婴儿中,56例完成了心脏彩超的检查,其中心脏发育正常7例,卵圆孔未闭26例,心脏发育异常23例,心脏发育异常率41%,心脏发育异常类型包括动脉导管未闭(28.6%),房间隔缺损(12.5%),室间隔肥厚(8.9%),室间隔缺损(1.8%),室间隔膜部薄(5.4%),房间隔膨出(3.6%)、双腔右心室(1.8%)、轻度肺动脉高压(1.8%)。2、①血糖控制欠佳组心脏发育异常的比例(73%)比血糖控制良好组(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②胰岛素控制组心脏发育异常的比例(54%)比饮食运动控制组(39%)高,高胰岛素血症组心脏发育异常的比例(67%)比非高胰岛素血症组(36%)高,母亲肥胖组心脏发育异常的比例(48%)比正常体重组(37%)高,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③孕早及孕前期心脏发育异常的比例(40%)与孕中晚期(42%)基本相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903)。3、①心脏发育异常组母亲空腹血糖(5.32±1.00 mmol/L)较心脏发育正常组(4.85±0.50 m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②心脏发育异常组胰岛素水平(8.4±9.6mU/L)、母亲孕前BMI(25.3±5.3 Kg/m2)较心脏发育正常组(分别为6.7±4.5 mU/L、24.2±3.8 Kg/m2)高,心脏发育异常组母亲糖尿病诊断时间(孕17.7±8.2周)较心脏发育正常组(孕18.5±9.0周)早,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上述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母亲血糖控制欠佳是影响心脏发育的主要因素(OR=4.83,95%CI 1.122~20.824,P=0.034),母亲年龄、血糖控制方式、孕前BMI、孕期糖尿病诊断时间及出生后胰岛素水平与心脏发育异常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4、室间隔厚度的影响因素:①血糖控制欠佳组室间隔厚度(3.45±0.52mm)比血糖控制良好组(3.27±0.47mm)厚,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3);②高胰岛素血症组室间隔厚度(3.54±0.47mm)比非高胰岛素血症组(3.26±0.47mm)厚,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9);③室间隔厚度与母亲孕期增重呈正相关(γ=0.296,P=0.031),与出生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γ=0.309,P=0.024)。5、NKX2.5基因突变对心脏发育的影响:在糖尿病母亲婴儿NKX2.5基因上发现两个多态性位点rs2277923(63A>G)和rs703752(66G>T),并且发现1例错义突变(956A>C)。rs2277923位点,突变碱基G等位基因频率为61.8%,比亚洲人群G等位基因频率(48.6%)高(NCBI数据库);rs703752位点,突变碱基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14.7%,比东亚人群G等位基因频率(4.4%)高(NCBI 数据库)。[结论]1、糖尿病母亲血糖控制欠佳者婴儿心脏发育异常率增加;2、室间隔厚度与母亲孕期增重、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3、NKX2.5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77923、rs703752以及错义突变位点(956A>C)可能与心脏发育异常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