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猫近视眼模型眼轴、屈光度及眼球壁形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k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近视眼是常见的眼病,它的患病率高,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尤其是病理性近视可导致中心视力不可逆损失。因此,近视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近视眼发病机理的研究已有200年的历史,提出过许多假说,但均不能明确阐述及解释近视发生的机制。近年来,人们在视觉基础研究中发现动物在视觉发育期,如果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其眼轴会延长,从而产生轴性近视,创立了形觉剥夺学说。本实验以幼猫为实验动物,应用眼睑缝合的方法制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猫眼模型,检测其屈光状态、眼轴长度改变,并观察眼轴增长后幼猫巩膜、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为探讨近视进展的病理因素打下基础。 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选用出生4-5周的健康家猫15只,随机分2组,对照组5只,实验组10只。在实验组中随机将5只幼猫的右眼睑缝合,另外5只幼猫的左眼睑缝合,未缝合眼为自身对照眼。 二、试剂与器材 盐酸氯胺酮注射液、1%阿托品滴眼液、动物实验台、手术器械、检影镜、数显卡尺、美国产Allergan Humphery 853型A/B超机 方 法 l、生后4-5周家猫 O)检测屈光状态。 p)用A超测其眼轴长度。 O)缝合实验组眼睑。 2、生后12一 周家猫(缝合后8周) O)拆除实验组眼睑缝线,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屈光状态及眼轴长度。 p)再次缝合实验组眼睑。 3、生后18 一19周朝(缝合后14周) (1)同二的(l)。 p)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家猫,摘除眼球,经固定、包埋、染色,光镜下观察后极部视网膜、巩膜病理学改变。 结 果 一、屈光状态及眼轴变化 生后 4-5周幼猫均为远视眼,屈光度平均为十2.52 t 0.40D,眼轴平均长为 11.98 t 0.33nun,左右眼屈光状态及眼轴无明显差异。生后12J 周对照组双眼和实验组对照眼趋于正视,屈光度为十0.51 to·34D,眼轴为 15.16。0.22nun,生后18-19周时表现轻度近视,屈光度为一0.43 f 0.33D,眼轴为16.83*0.28删。实验组缝合眼表现明显近视,缝合后14周屈光度为一z42。o.33D,眼轴为18.95土0.7,与对照眼有显著差异O<o.皿1八 二、幼猫眼球壁后极部形态学的改变 在形觉剥夺第14周幼猫后极部眼球壁切片光镜下可见:与对 ·2·照组相比,巩膜厚度变薄,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纤维走向不一,板层结构不均。视网膜的有核细胞层胞核数减少,神经节细胞的胞体也较对照眼小,胞浆内NISSI体减少或消失,视杆与视锥层水肿,平行排列紊乱,细胞结构破坏。 讨 论 用形觉剥夺的方法制造动物的近视模型是由神经生理学家Wesel和Raviola于1977年首先发现的,人们试图用这一方法探讨近视发生、发展的机制。本研究通过应用形觉剥夺的方法制作猫近视眼动物模型,观察其眼轴长度、屈光状态、后极部眼球壁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探讨病理性近视发生机制。 幼猫属脊椎动物,有完整的双眼视,与人类的视觉系统接近。猫眼轴与人眼轴发育过程的阶段性有相似之处。这样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就相当于了解人眼几年的眼球变化。因此,本实验选择幼猫作为实验动物。本组幼猫生后4-5周均为远视眼,随着视觉发育,远视度下降,趋于正视。实验组缝合眼表现明显近视,与对照眼有明显差异(P<o.00厂随着剥夺时间的延长,差异更显著。本实验应用A超诊断方法测量活体猫的眼轴长度,与对离体眼球进行测量的方法相比,便于动态连续观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性。结果表明:生后4至12周眼轴增长最快,12至19周眼轴增长相对较慢,而实验组形觉剥夺后,眼球前后径增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产生明显的轴性近视。 实验中发现:在形觉剥夺第14周,与对照组相比,可见巩膜厚度变薄,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纤维走向不一,板层结构不均。近视眼巩膜的改变有人认为是纤维被动拉伸过度所致。另一种观点认为,近视眼巩膜的改变是增生活跃但失代偿的表现。 形觉剥夺导致眼轴增大的机理以往曾做过许多研究,早都证 ·3·实了调控形觉剥夺性近视发生的部位是在眼球局部。形觉剥夺造成视网膜感光细胞外节的延伸,向RPE层施加压力,该压力传送到脉络膜造成脉络膜变薄,大血管闭塞,并还可能继续传送到巩膜,造成巩膜的主动延伸或诱发其生长,主要是通过视网膜来调控巩膜的生长。在实验中发现:剥夺眼视网膜的有核细胞层胞核数减少,神经节细胞的胞体也较对照眼小,胞浆内NISSI体减少或消失,视杆与视锥层水肿,平行排列结构破坏。 研究表明,视网膜局部在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推测与视网膜上的神经无功能及活性改变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动物实验性近视视网膜神经递质多巴胺水平降低,而儿茶酚胺类、五羟色胺、血管活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磷脂转运蛋白(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PLTP)在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趋势,研究PLTP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椎间盘退变的预防及生物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一种有着较高致残、致死率的神经科常见病,临床上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始终是神经病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而近年来有关研究证
该实验拟在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术后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基础上,监测移植术后不同时期ECE、ET-1的动态变化,监测上述相应时期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情况,通过对内膜增生情况与ECE、E
由于胚胎性干细胞理论上具有多能性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合适的诱导分化剂可以产生需要的特殊细胞类型,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将胚胎干细胞技术与其他生物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血浆中CD4+%、CD8+%及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评估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肺癌根治术
目的: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显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结论:1.应用IVUS能够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全貌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明确内脏动脉与真
目的: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临床常有干涩,畏光,异物感等类似干眼症的眼表表现。然而,与干眼症表现所不同的是,TAO患者,泪液分泌量并不减少,在活跃期的患者还会出现泪液分泌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