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眼于易经思想与里千家的规则作法的关系,按照风炉时期正午茶事的顺序,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对亭主和客人的规则作法进行讨论。第二章介绍亭主在茶事的前一天的准备阶段,从挂轴的调整,到茶事当天做灰形,从初炭到后座的浓茶,里面都有阴阳五行的影子。第三章则将重点转移到客人。从客人携带的物品到茶室里禁止妄言的规定,从客人所坐的位置到转茶碗的方式,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分析这些看起来难以理解的规矩,我们不仅可以明白这些规矩的来源,还可以看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轨迹。具体说来,挂轴挂在东北方向,是因为东北方向是“鬼门”。将各个方位对应到五行,只有东北方向代表的五行与其相邻五行相克,因此被视为禁忌。再比如说,做风炉的灰形时,如果有水或者鱼鳞等的象征物在,就不用切月形,也不用撒藤灰,由此可以看出,做灰形时始终追求的一个原则正是“阴阳调和”。另外,后座的浓茶里,做台子的竹的素材和八卦盆的装饰也跟易经有联系。真之行台子中,茶道具的组合的象也是与咸卦的象完全契合的。众所周知,“咸”卦有“感应”的意思,为了论证茶道与“感应”的关系,笔者追溯到日本茶道的源流——中国禅院茶礼上,进一步考察了佛教与茶道到关系,这又具体到成茶与佛的关系。作为辅证,笔者联系到日本茶道中,袱纱和手水钵的使用与“清洁第一”的茶道理念与日本的神观念。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一般说来,客人属于被招待的一方,是不需要遵守严格规矩的。本文只介绍客人最低限度的礼仪作法。但不是将这些规矩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实用性”和“约定俗成”,而是进一步探寻其与易经的关系。比如说,本文着眼于茶席上避免使用“金”属器物和禁止妄言的规定,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对“金”的排斥。然后从阴阳五行的角度解释这些规矩。另外,茶碗里面茶的量的变化使得茶碗有阴阳之分,本文从九星图角度解释了饮茶前后转茶碗的方式的不同,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综上所述,通过研究易经思想与茶道的关系,为我们理解茶道文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如果要概观茶道的话,需要茶室的建筑知识,了解和式点心和怀石料理的制作方式,有花道,香道,以及茶道具的有关知识,特别是陶艺的教养。此外,从思想角度来看的话,茶道思想包罗万象,不仅有易经思想,儒教要素,基督教要素,禅思想等诸要素都包含其中,是名副其实的“综合艺术”。另外,通过本文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新的认识,阴阳不仅有对立的一面,还有阴阳交融创造新生的一面。比如说,表面看来水火不容,水与火是对立的存在,但是,水与火可以创造出沸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较之阴阳对立,阴阳交融创造新生的美德更值得称颂。最后笔者想指出的是,通过主客的感应所达成的“一座建立”思想有利于构筑更加理想的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所谓“一座建立”,是指主客之间应机而动,互相配合,从而达到心灵感,应相融合的状态。茶道中人能够懂得此“感应之美”,并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正如里千家鹏云斋大宗匠一直提倡的“薄茶一盏中体味人间真味,体悟距离之美,成为人生幸福的路标”的一样,可以使人际关系更融洽。而人际关系又在某种程度上与国际关系相似,如果这些能够全部实现的话,鹏云斋大宗匠所提倡的“从一碗茶开始的和平”的理想的实现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