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史中,“汗证”的辨证论治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一方面其常常作为主证出现,另一方面在作为兼证出现时,根据不同“汗证”的临床表现又能反映机体内在病机,为辨治主证提供思路。时至今日,“汗证”的诊治方案已非常完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然而无论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亦或是历代约定俗成的部分“汗证”的理论,均可发现不尽如人意之处,临床如若不仔细思辨,常落入窠臼而影响疗效。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在“汗证”的诊、治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方面对于不同“汗证”的描述,为后世分类提供思路;另一方而,针对不同病机的“汗证”,有不同而又严谨的理、法、方、药进行辨治,为后世对于“汗证”的辨证论治构建了框架。汉唐以降,虽有不同注家从各个角度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有一定程度的阐释,在“汗证”方而亦有各别的阐述甚至是发展,然而尚缺乏全而、系统的研究。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仲景治疗“汗证”的思路,有必要对《伤寒杂病论》中相关条文进行系统地归纳与分析,进而得出其治疗“汗证”的方药应用规律,为临床提供思路。研究上,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版本以刘渡舟等编辑的《伤寒论校注》及李克光、张家礼编辑的《金匮要略译释》(第二版)为底本,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内容:(1)对唐宋至明清各医学名家围绕“汗证”的论述进行简单概述,其中有医家针对张仲景“汗证”进行阐述,如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及《注解伤寒论》中部分内容;有医家在仲景基础上有所发挥,如李杲治疗张仲景未列治法的“阴汗”,王清任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汗证”,唐容川以血虚论治“汗证”;尚有一些医家有自身对“汗证”的理论体系,如孙思邈的风邪致汗以及辨脏腑论治“汗证”,李杲的阴火致汗:此外,也有部分医家落于窠臼,简单地将“汗证”分为阳虚自汗,以及阴虚盗汗。(2)对当代张仲景治疗“汗证”相关文献进行归类整理,分别从病因病机、辨治分型、特殊汗出、单方等方面对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汗证”有较全面的论述。但也发现一些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如没有将同为张仲景著作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联系起来,囿于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之固见,以及对方、药应用规律的探索不足。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内容:(1)从造字角度解释“汗证”之意义,圈定本研究所论述“汗证”之范畴,指包含所有以汗出异常为症状的一类证候的总称,尤其是本应有汗而反无汗的症情,亦属于重要的研究内容。(2)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汗证”分为自汗、盗汗、头汗、手足汗、偏沮、绝汗(脱汗)、厥汗、冒汗、漏汗、狂汗、战汗、黄汗、红汗、阴汗以及无汗,并结合原文逐一讨论内在病机,为进一步研究遣方用药规律进行铺垫。(3)以方剂为主体,探讨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白虎汤、大承气汤等36个不同方剂的“汗证”辨证特点,治疗“汗证”的机理,为归纳方药应用规律提供素材。(4)对前面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列举桂枝、石膏、大黄、茯苓、附子、黄芪、麻黄七种治疗“汗证”的主要药物,及围绕它们进行配伍的药对,并探讨各自的特点及用量,此外,还列举了治疗“汗证”的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