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2O3/YAG氧化物共晶陶瓷由于其优异热力学稳定性,被认为可能成为在超高温强氧化性环境中长期工作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以Al2O3/YAG氧化物共晶陶瓷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升温速率快、温度高及冷却速率快等特点,研究了在高于陶瓷反应熔点的情况下制备陶瓷材料的可能性,探索性的研究了超高温条件下陶瓷的致密化,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工艺下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作为热源,将在共晶点混合的粉末压制成素坯置于其中反应得到块体。通过对不同‘化学炉’反应体系温度曲线的测试分析,通过对所得产物的比较,选择了合理的化学炉体系;分析了化学炉体系质量对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原料粒径对于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可以在高于陶瓷反应熔点的情况下制备出共晶陶瓷;采用Ti/C体系作为化学炉最为适合,且炉料为160g时得到反应完全且均匀的共晶陶瓷块体;原料粉的粒径匹配性越好时得到的材料越均匀。进行块体材料的物相和微观结构分析得出:采用化学炉法制备的共晶陶瓷材料只存在Al2O3和YAG两相,且两相耦合生长;微观组织除具有典型的‘象形’文字结构外,还得到特殊的形貌。通过HRTEM分析两相界面,得到:两相界面匹配良好,且无非晶相存在于界面之间。另外,本文研究了另外两种制备方法:热压法和电弧熔炼法。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制备方法所得样品的物相及微观结构;通过测定不同方法制得样品的密度,硬度以及计算其断裂韧性;得出以下结论:传统热压法制得的材料密度和硬度均较低,且微观形貌与采用化学炉法和电弧熔炼法制得的样品有很大差别;电弧熔炼法虽然能够制得微观组织细小且性能良好的材料,但其设备复杂耗时长,且制得的样品细小。相较于以上两种方法,化学炉法能够得到微观结构细小性能好的材料,且较前两者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