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激素非依赖性PC-3、激素依赖性LNCaP及胶质瘤C6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利尿酸(EA)与柳氮磺吡啶(SA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及联合用药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观察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检测LDH,GSH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前列腺组织AT1和VEGF的表达;RT-PCR检测CDK6、CyD1和P21、P27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P38、P65/P50、COX-2的蛋白表达,研究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本实验结果显示EA和SAS抑制PC-3细胞的增殖,EA和SAS单独及联合应用均能耗竭细胞内GSH。二者诱导细胞死亡可能是通过P38和NF-κB途径下调CyD1、CDK6,上调p21、p27基因的转录来实现的。EA和或ACEI和ARB(坎地沙坦)抑制PC-3、LNCaP及C6细胞的增殖,表明EA、ACEI和坎地沙坦的作用与细胞激素依赖性的关系不大。单独应用ACEI和坎地沙坦并不影响细胞内GSH的含量。EA分别和ACEI及坎地沙坦联合应用抑制PC-3细胞增殖的机制与EA和SAS不同,主要是通过P38途径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发挥其抑制作用。前列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证明腺上皮来源癌细胞不表达AT1、VEGF;通过对比观察EA和坎地沙坦对分别表达和不表达AT1、AT2的C6细胞和PC-3细胞的作用,发现坎地沙坦能抑制C6和PC-3细胞的增殖;坎地沙坦和EA共同作用于C6和PC-3细胞,Bax和P38蛋白表达增加,只有PC-3细胞P65蛋白表达下降。因此,本文认为坎地沙坦抑制细胞增殖可能与前列腺癌细胞AT1和AT2的表达无关,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诱导细胞死亡的。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表明EA和SAS、EA和ACEI/ABR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机制不同,能否改变细胞内GSH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