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金融(SCF)作为商业银行一种新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在国际银行业应运而生,成为商业银行纷纷涉足的业务增长区。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对商业银行来说,供应链金融可以为银行贷款提供动产或权利作为担保,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能力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营销模式上,以中小企业为市场导向,试图弥补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国家竞争力视角看,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分析入手,想通过构建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来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回顾了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含义、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以及供应链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宏观经济的重大意义,着重介绍了供应链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重大益处;然后从传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析角度,将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控制四个方面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中来;其次,将供应链情况加入到传统的信用风险模型指标体系中,选取深市创业板35家实体贸易企业数据,用层次分析法将企业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量化处理,得出供应链金融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现实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判断;最后提出目前进一步发展和解决供应链金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数据库的搜集和建立、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信息互享等措施。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当时经济发展迅速,跨国公司也在此时大规模地扩张与发展。因此,研究学者们开始解释这种现象并形成了大量理论,而此时
国际市场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有机体。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它的发展必然也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4年来,对外贸易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