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协议的软电话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y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公共电话交换网)网络上的语音业务将逐步迁移到IP网络上。VoIP技术为基于IP网络的语音通信提供了强大有效的手段,以该技术为基础的语音通信将成为下一代网络应用的发展方向之一。会议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提出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用于创建、修改以及终止一个或多个参与者参加的会话。在借鉴了HTTP和SMTP的协议风格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继承HTTP协议的一些头域,编码规则,认证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大量扩展,具有简单、开放、灵活、可扩展等多方面显著优点,成为下一代软交换体系的重要技术。本文首先分析了IP电话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现状,之后重点介绍了SIP软电话终端所用到的一些重要协议和概念,包括用于信令部分的SIP协议,用于通话双方媒体流参数协商的SDP协议,实现媒体流传输的RTP协议等,并从多个角度详细比较了H.323与SIP的优缺点,剖析了SIP消息结构以及各个网络实体的工作原理。本文以SIP即时消息和语音通信为研究内容,在系统阐述IP电话工作原理和SIP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对JAIN SIP标准协议栈及其API进行了分析,解析了JAIN SIP软件开发包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阐述了利用其进行开发的原理和步骤,并结合JMF对媒体处理的强大功能,实现了在SIP网络上UA之间的语音传输。同时,通过在局域网内搭建测试环境,对开发出的UA进行了验证并得到了预期的通话效果。最后,本文对SIP协议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该课题的下一阶段开发工作提出了参考方向。
其他文献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又称为电致发光,是化学发光与电化学方法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然后这些电生物质之间或电生物质与其它物质之间进一步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目前,电致发光分析技术在分析化学、药物分析、生命科学和临床诊断(免疫分析,核酸分析)中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其中电致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已得到实际应用。另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地变化。竞争的焦点也从资金、物质资源的竞争转为人才资源的竞争。人事管理已成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的人事管理
USB接口具有高速稳定、支持热插拔、功耗小的优点。其实用性使得USB接口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USB协议的复杂性使得USB接口的设计具有相当的难度。本文给出的基于EZ-USB FX2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