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想——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won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礼贤,原名Richard Wilhelm,1899年被德国基督教同善会派到“新殖民地胶州”(即青岛)从事教会工作,他作为一名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但在返回德国时他却已经成为儒家信徒,并且在回国后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成为著名的汉学家。本文以卫礼贤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他的人生经历、著作作品和学术成就,来说明他的性格特点和品质特征,以及他怎样接触、学习儒学并最终笃信儒学,同时还有他的汉学家成长历程、汉学学术成果和对西方汉学巨大的影响。藉由对卫礼贤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挚情感和他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刻理解,我们也能看到他在华期间为调解中德矛盾所做出的实质性努力,以及回到德国后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 卫礼贤是一位对中国充满感情的汉学家,在中国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卫礼贤,笔者看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大变革时期的中国社会,发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和同化作用,明确了卫礼贤对德国汉学的贡献,希望对这位德国汉学家的研究能够促进青岛与德国、中国与德国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其他文献
马库斯·加维(以下简称加维)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他提出了以“全世界黑人携手共进,返回非洲”为核心内容的加维主义思想。领导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黑
印度有着悠久的文明与灿烂的文化,是其所在南亚地区的头号强国,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在核武器发展道路上,它走了一条与众不同之路。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
本文将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对西方史学的引进和借鉴放在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在对史学近代化进行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近代化分期理论,并廓清史学近代化与近代
作为早期儒学的孔子儒学是春秋时期官学零落、学术资源散落于民间的结果。孔子儒学既是对散落的学术资源的整理、加工与传播,更是对当时现实社会政治文化的批判,是对超越现实更
因庚子之变,清末士人渐渐认识到普通民众对于构建现代国家的重要性,于是掀起了一场对下层民众的启蒙运动。而梁启超等人受域外政治小说刺激,揭橥“小说界革命”的旗帜,欲借助小说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人和演说家。他是超验主义文学的创始人,超验丰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被誉为美国最重要的世俗宗
对于中国古代罪刑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说内容已相当丰富,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罪刑关系是罪刑法定的,有的认为是罪刑非法定的,还有的认为两者兼而有之。通过对这几种观点的分析
江苏省教育会是清末创办最早、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地方性教育社团,在其存在22年的时间里,近代中国经历了晚清、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三个时期。政权的几经更迭,使得近代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后,在与中国儒家文化为本位的王朝政教交涉、儒释道三教和合的历史传统中确立了自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席之地。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佛教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