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居民感受到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甚至有些人在面对挫折时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这势必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阶层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的成年居民的挫拆应对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居民的挫折应对方式,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挫折的视角,借鉴社会互动理论,运用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对湖南、山东、甘肃、上海、广西五省的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阶层特征、心理健康状况成年居民应对挫折方式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研究假设:一是不同性别的成年居民应对挫折方式是不同的;二是不同年龄的成年居民应对挫折方式是不同的;三是不同婚姻状况的成年居民应对挫折方式呈现出明显差异性;四是不同阶层状况的成年居民应对挫折方式是不同的;五是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成年居民应对挫折的方式呈现出明显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居民采取消极应对和心理状况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阶层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成年居民应对挫折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在应对方式的性质上,因年龄、社会阶层特征的不同而差异显著。在积极应对方式上,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阶层特征的居民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在年龄方面,女性居民比男性居民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年龄来看,26-40岁的居民比26岁以下和41岁以上的居民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婚姻状况来看,未婚居民比已婚居民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已婚居民比离婚、丧偶等状况的居民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阶层状况来看,阶层位置越高的居民越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在消极应对方式上,不同年龄和阶层状况的居民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年龄偏轻的青年居民和年龄偏大的老年居民比中年居民更容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从阶层的角度来看,经济状况差的居民越容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经济状况好的居民也容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而经济一般的居民最不容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知在a=0.05水平上,其中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因抑郁、躯体化和其他三个方面的不同而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在消极应对方式因抑郁、敌对、恐怖三个方面的不同而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最后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如何提高和改善居民的应对方式提出了建议: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提高居民抗挫折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居民的应对方式;转变观念,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