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研究的基础问题。在研究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旅游空间结构差异,探索区域旅游空间规律,为优化旅游要素空间分布,加强区域旅游空间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在旅游空间定量研究方法中,无论是哪种统计分析,都是在大量取样的基础上,对样本点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确定其空间结构。但经典统计学所采取的样本缺乏空间信息,然而,地统计学既考虑到样本值的大小,又重视样本空间位置及样本间的距离,弥补了经典统计学忽略空间方位的缺陷。因此,基于地统计学理论,通过空间插值来研究旅游空间形态、空间等级、空间格局及空间关系,已成为研究旅游空间结构的一个全新视角。地统计学(Geostatistics)是在地质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分析空间变量的理论和方法,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已成为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的数学工具。其不仅可以研究空间分布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空间格局与变异,还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以及模拟空间数据的离散性及波动性。基于地统计学理论的分析能深入的理解旅游空间结构的本质,产生较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文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借鉴、汲取诸多学者的已有相关成果的精髓,基于地统计学理论,以皖南旅游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例,选取2005年—2008年各景区国内旅游人数为指标,对旅游空间形态、空间格局、空间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皖南旅游区旅游空间特征,并通过空间插值,试图找出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的对策。总之,文章试图将地统计学理论引入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期在理论上丰富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体系,充实旅游学定量研究方法,在实践上加强区域内旅游景点的竞合关系,并对皖南旅游区旅游发展趋势和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文章在结构上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研究现状和地统计学理论相关研究进展等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框架和基本方法。第二章基础理论部分。对地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前提条件、相关概念和克立格插值进行初步介绍,并提出地统计学理论在旅游空间结构中应用的几个方面,为下文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实证研究部分。通过走访安徽省旅游局、皖南六市各旅游局、部分旅游景区点,以及查找相关文献及统计资料,获得2005年—2008年皖南旅游区重点监测旅游景区点的国内旅游人数。结合GS+5.0和ArcGIS9.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建立空间变异函数,比较函数参数,选择最优模型。根据每年空间分布图,对空间插值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皖南旅游区空间结构特征,并提出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最后,文章与前人在皖南旅游区的实证研究进行比较,发现每个理论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在研究过程、时间因素、核心问题、空间竞争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第四章结论与讨论部分。对文章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与仍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