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对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由于监管力度、食品企业生产者的社会责任心、以及食品检测手段,特别是食品快速检测手段等问题的缺乏,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事故层出不穷。在“大头婴儿”、“假酒”、“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新闻媒体也提高了对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的关注度,消费者也加强了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关注度。社会的责任,督促我们重视食品安全检测,重视食品预警平台的建设,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的健康。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80年代中后期得到发展,应用技术也日益成熟。液质主要应用于药物分析、法医学、商检、环境科学、生命科学、食品检测等领域。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比,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优点在于:检测操作过程简单,灵敏度高,可以准确定性,维护保养较易等特点。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物中,存在一种玉米赤霉醇的物质,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也称为激素类活性物质.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时将其应用于养殖业,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可以促进畜禽和水生动物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1-3]。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动物饲喂期间由于可以引起动物蛋白质的沉积,从而达到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瘦肉率,其对动物的促生长幅度可达10%-40%。但这类激素类活性物质在动物体内容易造成残留,并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内分泌失调、引起肿瘤、生长发育障碍、出生缺陷和生育缺陷、影响第二特征的发育等方面,而且多数的激素类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本文针对玉米赤霉醇在食品中残留问题的分析方法、发展趋势和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测定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的方法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本方法的检测下限为0.5μg/kg,回收率为60.3%-120.0%,相对标准偏差为4.9 %- 6.6 %。应用研究成果,通过对十一个品种的食品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在含淀粉类食品、油脂制品、调味品、肉类制品、乳制品等测定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是有效地的。本文的研究为食品监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快速检测方法和大量的原始数据。从而得出侧重点,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提供大量的数据,为进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