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而公共服务的制度改革却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这就要求我们合理选择和创新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和方式,构建高效、公平和权责对称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作为我国特定层级的县级政府,对向城镇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日益增强。然而经历长期计划管制,我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受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财力等因素制约,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加剧,导致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政府失败。因此,很有必要针对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认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提升和完善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改善和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笔者在对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择山西省忻府区政府作为研究个案,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公共服务的相关基本概念出发,提出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必要性;重点在第二部分,以山西省忻府区为个案,调查当地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为提高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供实证参考;第三部分分析县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造成公共服务能力低下的原因,提出提高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 本文聚焦于县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一般模式研究,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位于中部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县级区域进行实证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是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同时对构建服务型政府有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