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农村个性规划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2c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研究的农村个性规划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子系统,是新农村建设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本文根据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局势,提出了农村个性规划,并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一、对我国农村建设规划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农村建设规划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土地浪费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观念滞后、缺乏规划技术等问题,探其原因主要有:规划意识不足、人才匮乏、缺乏资金、缺乏公众参与、缺乏长效机制等方面。二、结合国外社区个性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并从成熟的社区个性规划理论和实例中探究其规划思想,探索性的提出了农村个性规划所需要的条件。从主客观层面,对构建农村个性规划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地域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农村规划和建设主体等,共同构成了农村所具有的独特的、可识别的一系列个性。三、在通过对农村个性规划构成条件的分析后,以广西区田林县者念村为例,结合参与式发展规划的理论,探讨了农村个性规划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者念村进行了个性规划。四、通过对农村个性规划理论及实践的探讨和分析,对我国新农村个性规划设计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秦皇岛柳江盆地二叠系包括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石盒子组(P2s)、石千峰组(P2sh),岩性主要为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黄褐色-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文力主从金融生态的视角考察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以剖析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供求双方不同主体需求特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
僧俗界历来对《大云经》的真伪存在争议,上个世纪敦煌本《大云经疏》的发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研究涉及抄本、《大云经》与《大云经疏》的关系、《大云经疏》内容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滞后已经成为实现
整体性治理是21世纪政府改革最鲜明的特征,从整体性治理视角探析我国大部制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目前我国的大部制改革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应构建
“第五个太阳作家群”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文化动荡之中,奇卡诺文学转型的代表性文学流派。这个作家群缘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而生,为奇卡诺民族文化的生存
回顾70年来中医药研究的历史,对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利用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将色谱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紧密结合,用于中药活性成份分离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生产上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就业形势产生了新的影响。科技进步对于就业的
在北航D1风洞中进行了Gurney襟翼对40°三角翼气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基于根弦长的实验雷诺数Re为250,000。实验采用的Gurney襟翼高度为1%-5%根弦长,侧滑角分别为0°、5°、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征地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被征地农民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