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五四”至“十七年”的文学史上,中国作家笔下的儿童基本是以天真纯良的“安琪儿”、家国苦难的承受者、红色继承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等形象出现的。长期以来,儿童在普通人眼中已经被贴上了天真无邪、活泼顽皮、蓬勃向上的标签,这种标签造就了人们理解儿童形象的定势思维,同时也遮蔽了儿童心理、情绪上不为人知的一面。“文革”以后,随着社会和文学的发展、进步与开放,越来越多的作家将目光聚焦于儿童以往被压抑和忽视的层面:孤独、焦虑、恐惧、暴力、死亡等。所以,孤独儿童形象的出现既是对文学表现领域的扩展,又承载了反映社会的功能,更是对小说审美时空的扩充。本文将对这一特殊的形象系列进行细致考察,试图全面、深入地研究与解析。第一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以来出现在作品中的孤独儿童形象进行归纳分类。基于其自身存在的位置,可将这一形象系列分为遭到家庭或社会关系网排斥的“多余儿童”,离心式的“边缘儿童”,被透明化的“局外儿童”以及受双方挤压的“夹缝儿童”。这四种主要的孤独儿童形象存在即是对儿童情感危机与生存困境的一种直观展示,也是后文分析与阐释的铺垫与前提。第二部分将从客观与主观两个维度探讨儿童孤独感萌发与蔓延的原因,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其一以约翰·鲍尔比的“对象关系论”为理论根基,探究儿童在亲情情感方面的基本缺失,其二探讨儿童在社会群体关系网中因自卑而产生的身份焦虑,其三探求儿童的自恋情结而导致的束之高阁。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无助处境中的孤独儿童应对孤独的方式。其一以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为根基,探讨儿童采用主动出击的方式来抗衡对抗以摆脱困境,包括“英雄主义式的暴力崇拜”和“殉道式的自我毁灭”。其二以卡伦·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为根基,探讨儿童采用退缩防御的方式来逃脱现实处境,包括“想象幻想中寻求依恋”与“自我安慰中逃避困境”。第四部分将从作家与读者的角度介入,探讨孤独儿童形象出现在本文所选取的作家笔下的成因和艺术塑造方式以及读者在接受孤独儿童形象时所产生的反应机制。首先是“孤独儿童形象的主体创作”。包括(1)孤独儿童形象创作成因,将从作家幼时的童年记忆以及创作的社会文化语境入手;(2)孤独儿童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其一为“回避禁区的赤裸展示”,即通过对人们长期所回避的禁区(社会环境与复杂人性)的描摹来完成对其形象的塑造。其二为“真实形象的荒诞描绘”,即采用看似荒诞的方式对孤独儿童形象真实描绘。其三为“象征意象的细节渲染”,即通过对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渲染来寄托儿童的孤独情绪。其四为“袒露内心的心理独白”,即通过儿童喃喃自语、自话自说的方式来完成其艺术塑造。其次是“孤独儿童形象的审美接受”,将从心理补偿的角度来回溯读者的童年记忆以及于现实中再次建构历史幻象。第五部分思考新时期小说中孤独儿童形象书写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