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男女主体地位平等新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中国的边地女性同社会和异性积极抗争,努力实现性别的主体性,试图成为与男性一样的第一性,走出被社会边缘化的困境。伴随着边地女性为确立主体地位进行的抗争过程,一些边地作家围绕女性主体问题展开文学叙事,意欲通过文学想象化道路寻求边地女性的彻底解放。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针对人权和人的主体性问题进行探讨,对边地女性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地位疾呼呐喊,这些都引起了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论文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左翼作家艾芜作品中的边地女性形象,指出作家在作品中未被研究者注意到的有关边地女性主体问题的关注,发掘作家边地文学的独特文学价值,为中国边地文学拓展新的叙事空间和研究领域,推动边地文学实现民族性和社会性建构。论文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导论部分。笔者从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主潮开始切入话题,引出左翼青年作家艾芜在文学界的评价,从边地汉族女性和边地少数民族女性两个方面归纳艾芜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主体问题。然后,从20世纪初中国对女性问题的认识入手,介绍现当代文学作家的边地文学抒写,指出具有建设性的两个层面的女性观点,即在作家层面,分别以艾芜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两种边地女性思想,和在女性主义研究层面,以人权、人的主体性和以性别为要素的公民身份对边地女性同等重要思想与男性作出的女性思考引起新的不平等两类女性观点。提出笔者对边地女性在身体和身份层面双体同一的观点,强调论文写作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概括艾芜的边地文本和边地女性特点,分别从边地汉族女性形象和边地少数民族女性形象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女性的生存状况、命运遭遇及其主体问题;第三部分,从艾芜幼年和青年时期身边的三位女性以及南行中受到的不平等境遇三个方面阐述对他的影响,分析作家关注边地女性主体问题的原因,指出艾芜在文学想象化道路、改变经济地位和更新知识三个方面对边地女性主体问题的关注;第四部分,着眼于论述艾芜作品中的边地女性形象以及对其主体问题关注的独特意义,论文从左翼文学主潮语境、云南地域文化背景以及与同时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边地女性形象主体差异比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剖析,评判艾芜作品中具有的政治、民俗和思想意义;第五部分,结论部分。笔者通过对艾芜作品的分析回顾,进一步理清艾芜对边地女性主体问题所持的观点,指出作家作品中的边地女性形象及对其主体问题关注的重要文学意义,提高对艾芜作品中的边地女性形象独特成就和永恒魅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