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蛸(Octopus minor)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为习见头足类,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出口经济蛸类。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长蛸的渔获量日益下降,开展长蛸繁育生物学和养殖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长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础生物学和人工繁育技术,包括长蛸性成熟期间的饵料种类分子学鉴定、多雄交配策略研究、受精卵采集与孵化以及幼体培育等,旨在为长蛸增养殖、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蛸性成熟期间饵料分子学鉴定2014年4-7月每月中旬,在山东荣成月湖分别采捕雄雌长蛸各20-25只。经解剖测量与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4月份雄性已性成熟,雌性处于卵黄合成期,性腺指数从0.010(4月份)显著上升至0.106(7月份);各月份雄性体重均大于雌性,雌雄体重在4、5月份间和6、7月份间差异不明显,然而在5到6月份之间都有明显的增长(P<0.05),平均体重分别由117.29g、192.4g增加到128.68g、202.88g;除去性腺和消化系统剩余组织重量的变化趋势与体重一致;雌雄个体的内脏团重没有明显变化;雌性每月平均食糜重均大于雄性食糜重,雌雄两组空胃率平均为50%和73.26%,表明雌性个体在4-7月份的摄食强度高于雄性个体。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扩增了长蛸胃含物mtCOI序列,成功率达87.88%,扩增片段在556-708bp,分析结果显示胃含物中最多的种类是黄鳍刺虾虎鱼(占31.03%),其次是矛尾复虾虎鱼(12.07%),其余的种类占18.97%,分别为粗棘云鲥,纹缟虾虎鱼,巢沙蚕,短脊鼓虾,口虾蛄,日本蝎等6个种类。同时,在胃含物饵料组成的鉴定中还鉴定出了一种寄生虫外和长蛸本物种,并对长蛸残食进行了分析。2.长蛸多雄交配策略研究2012年6-8月份在山东荣成月湖采捕雌蛸亲体暂养于室内产卵。待到胚胎发育到红眼期开始取样,选取10个家系(B1-B10):每个家系中包括15个子代以及对应的母本肌肉。选用已开发的微卫星位点OM02,OM03,OM04, OM05, OM07和OM08对所有个体进行扩增。由于OM02位点含有无效等位基因、多样性低以及与位点OM05连锁不平衡等原因,使用其余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长蛸多雄交配策略的分子学鉴定。结果显示: 10组家系中6组具多父性(占到60%);使用GERUD计算结果显示家系中子代共享最小父本数为1-3个,父本的基因型都不同:家系B2、B3、B4和B9中子代共享一个父本,其余家系具有多父性。多父家系中有4组(占多父组66.7%)出现显著的繁殖偏歧,并且在这4家系中存在一个父本的子代占到组中子代总数的50%以上,这表明长蛸存在精子竞争现象或是雌性亲本有选择精子的现象。3.长蛸孵化与幼体培育本节改进了之前的采卵器,并进行了长蛸幼体的培育。根据长蛸的野外巢穴“宽进口窄出口”的构造和长蛸喜打斗的习性改进了之前使用的采卵器。改用套网的方法封住采卵器的一端,将即将产卵的亲体分离,减少其争斗,有效的提高了收集受精卵的数量,为改进前的2.71倍。采用光滑河蓝蛤和菲律宾蛤仔培养长蛸初孵幼体,分析其生长和存活情况。结果显示:长蛸初孵幼体无外卵黄,体表光滑,第一对腕(最长腕)约为胴长的2.9倍,第1-4对腕平均吸盘数(n=3)分别为66±4.60、55±3.76、43±4.59和41±3.82;1-15d幼体投喂的是蓝蛤(壳长15.4-20.3mm),之后投喂菲律宾蛤仔(壳长33.2-39.3mm);幼体30d-70d总成活率由80.99%降至54.65%;整个培育过程中,幼体生长率与饵料效率呈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P<0.01),y:1.452x-2.731(R2=0.865);1-80d胴长/全长比增幅高于腕长/全长,表明胴体增长快于腕的增长;各腕吸盘数变化不显著;幼体鲜重与培养天数呈指数函数关系,Wt=0.301e0.010t(R2=0.854,P<0.01,);幼体最终生长率122.05%,平均生长率9.97%/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