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分析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病的发病因素、病况分布以及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为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相关临床资料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分析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其发病情况。结果:1.在纳入的30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有142例男性和158例女性,男女之比为0.90:1,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以中老年患者居多。2.收集的病例中,有不良饮食偏好及烟酒嗜好者有180例,其中以吸烟者出现频次为最多,占32.67%,其次为喜食浓茶、咖啡、巧克力者、喜食辛辣刺激者,喜食腌熏制品者,喜食生冷粗硬者,饮酒者。在外就餐者有213例,经常在外就餐者最多,占40.33%,其次为偶尔在外就餐者(占34.00%),不在外就餐者最少(占25.67%)。3.研究的病例中,脾胃病的主要症状以胃脘痞胀最为常见,伴随症状以大便稀溏为最多,口腔症状以口苦所占比例最多,舌质以舌红占比最高,舌苔以薄黄苔、薄白苔、腻苔为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SG)者有159例,占53.00%,以中度CSG为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者有141例,占47.00%,以轻度CAG为主。胃镜下病变部位以胃窦部为主,占94.33%,其次为胃角、胃体。内镜下胃黏膜表面炎症变化,以糜烂表现为著,占55.67%,其次为粗糙、充血渗出、红斑。4.所收集的病例中,共有266例可提取出病位证素,对提取出的病位证素进行频数统计,发现频数分布比例>2%的病位证素有胃(88.72%)、脾(19.17%)、肝(5.26%)。观察证素组合发现,单病位证素最多(84.96%),双病位证素次之(13.54%),三病位证素最少(1.50%)。病位证素组合中,组合为胃者最多,其次为胃脾、脾、肝胃。共有203例可提取出病性证素,对提取出的病性证素进行频数统计,发现频数分布比例>2%的病性证素有气滞(53.69%)、气虚(23.15%)、阴虚(18.72%)、湿(13.79%)、阳虚(12.81%)、热(6.40%)。证素组合得出,单病性证素最多(71.92%),其次为双病性证素(24.63%)、三病性证素及以上(3.45%)。病性证素组合中,组合为气滞者最多,其次为阴虚、气虚与阳虚、气虚、湿、气滞与湿、热、气虚与气滞、气滞与阴虚。实证者共116例(57.15%),虚实夹杂证者21例(10.34%),虚证者 66 例(32.51%)。5.研究表明本病的病位证素分布与胃炎类型、内镜下胃黏膜表面炎症变化有相关性,而病性证素与两者无相关性。本病的证素分布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均无相关。结论:1.本研究表明本病的好发年龄为51-6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吸烟、喜食浓茶、咖啡、巧克力及喜食辛辣刺激等不良习惯及经常在外就餐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本病有胃脘痞胀、大便稀溏、口苦、舌红、薄黄苔等主要症状。胃炎类型以中度CSG及轻度CAG居多,胃镜下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胃窦,胃黏膜表面炎症变化以糜烂表现为著。3.本病的病位证素主要有胃、脾、肝;病位证素组合以单病位为主,以胃最多,其次为胃脾、脾、肝胃。病性证素主要有气滞、气虚、阴虚、湿、阳虚、热。证素组合提示,单病性为主,即气滞者最多,实证多于虚证及虚实夹杂证。4.本病的病位证素分布与胃炎类型、内镜下胃黏膜表面炎症变化有相关性,而病性证素分布与两者无相关性。本病的证素分布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均无相关。